【盂蘭節】燒街衣年輕化 生意人千元衣紙布施遊魂 冀保順利

撰文:梁煥敏 林樂儀
出版:更新:

下周二(16日)是農曆七月十四日,鬼門關大開,是一年一度的「鬼節」盂蘭節,內地、台灣、日韓、越南都重視這個日子。香港作為國際城市,仍有不少人遵照習俗燒街衣。在整個農曆七月更是鬼影幢幢,諸多禁忌,《香港01》今起一連四日,訴說這個金融中心的鬼話。
農曆七月稱為鬼月,有不少人會走到街上燒街衣和祭祀,布施各方遊魂野鬼。從事紙紮品已40年的上環俊城行負責人杜千送表示,燒街衣不是年長市民才做,年輕一代受家人影響也會跟隨習俗;也有些年輕生意人以此作「功德」,為求事業順利,會花上數百元至1,000元買衣包祭祀遊魂。
盂蘭節系列(四之一)

杜千送解釋,彩紙是燒給先人的「布匹」,給其做衣服。(江智騫攝)

農曆七月初的黃昏,上環皇后大道西的紙紮舖來了不少顧客,在開業超過40年的俊城行內,不少三十多歲的男女、或剛下班的打工仔來到購買紙包祭品。「老闆,阿媽要我執一份街衣」、「我老婆話照舊加兩疊金銀」,杜千送和員工聽着顧客要求,邊執拾金銀衣紙,並向客人解釋及放好。「通常拜開都會繼續拜,燒開唔燒就唔安樂,開門口做生意嗰啲就會燒(街衣)!」

簡單一份已包好了的基楚衣紙,只需約50元,但不少人會加添其他衣紙,埋單變成數百元。

衣包有分男女,千萬別買錯。(江智騫攝)

「我哋呢度係舊區,做米舖、五金、飲食,開門做生意通常都有燒嘅,做地產個啲都有啦當然,後生嘅廿幾三十歲就嚟啦!」杜千送更指部分人會愈買愈多,每年加碼,不時動用過千元購物紙祭品拜祭先人等。

紙包分為普通版及潮式版本,主要為顏色不同。(江智騫攝)

燒街衣多是上了年紀的長者。不過,深水埗經營55年的紙紮舖「寶華扎作」第二代老闆歐陽師傅表示,近年有較多年輕人於農曆七月燒街衣,有的從事地產和金融,祈求一切順利,有些只有廿歲出頭的也會跟着前輩做法事,會花數百至1,000多元購買燒街衣的衣包。另外,他指麻雀館更會天天燒街衣,行內稱為「派片」,希望以報施帶來更多生意。

近日不少人到紙紮舖買衣紙。(江智騫攝)

雖然燒街衣為傳統文化,但化寶造成紙灰散落一地,影響環境,更有不少屋苑禁止在屋苑內燒街衣。作為業界,杜千送也覺得無奈,「唉,環保嗰啲又話告,食環又嘈話影響。好多老人家都話其實都係熱心做啲功德,但反而就搞到唔安樂。」

食環署則提醒市民,盂蘭節燒街衣和香燭時,應自備金屬容器作燃燒冥鏹衣紙之用,拜祭完畢後,把地方清理妥當,切勿留下火種,方可離去。若被發現留下燃燒過的冥鏹,可被視作把廢物棄置在公眾地方,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罰款25,000元及監禁6個月。另外,根據《定額罰款(公眾地方潔淨罪行)條例》,執法人員也可向亂抛垃圾的人士發出1,500元定額罰款通知書。

鬼節燒街衣禁忌:

1) 最早於六時入夜後才化寶
2) 最好選擇農曆七月三日至十四日化寶
3) 一份街衣化寶通常有:觀音衣、元寶溪錢、金銀陰司紙、大悲咒及往生咒、七色彩紙、幽衣山祿、紅燭清香等,缺一不可
4) 要將衣包完全燒盡才可
5) 切勿踩到任何化寶及祭品

資料來源:寶華扎作歐陽先生

鄭婆婆和孫女今日下午在邨內的化寶爐燒街衣。(林樂儀攝)

福來邨居民鄭婆婆和孫女今日下午在邨內的化寶爐燒街衣,她稱是為求安心,今年花了36元買衣包;其孫女指雖然過程好熱,但每年都會陪同婆婆一齊燒街衣。

大批孝子賢孫拿着衣包,今早在荃灣兆和街等候小巴上圓玄學院祭祀先人。
盂蘭節除了旺了紙紮舖,也帶旺往返荃灣至圓玄學院的小巴的生意。

荃灣圓玄學院這幾日特設盂蘭節法事祭祀活動,大批孝子賢孫今早帶備一包包金銀衣紙,在荃灣兆和街等候小巴,人龍多達250人,需等一小時才能上到車。

21歲的廖先生今早跟家人一同前往,負責拿祭祀物品。廖認為盂蘭節是追憶先人,可向很早離世的先人表達心意;同行的表弟歐先生直言比較相信科學,認為盂蘭節燒衣是悼念儀式。

居於筲箕灣的蔡女士表示,十多二十年前尚有燒街衣,但後來搬屋後,因屋苑限制而停止。她稱今次有朋友通知圓玄有法事可參加,因此為先人買了三個名額,自己帶備金銀衣紙上去燒給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