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小賭10元到一身債 賭仔如何被財務公司拉入漩渦?

撰文:梁煥敏
出版:更新:
李先生高峰時曾向十間財務公司貸款。(張浩維攝)

大專生無收入 照獲十財務公司貸款

理性情況下,人應是量力而為,但李先生決心「翻本」,做多份兼職賺賭本,「我本是補習老師,但一邊上課一邊工作其實亦難以儲蓄,繼而當不同兼職,每晚到酒店、餐廳工作,但仍未能輕易追回本金。」感到「工作賺錢太花時」的他,一天在網上廣告看到只雖要一張學生證及住址證明,便能借錢,於是行動起來,「本來我只想借5,000元,但財務公司為我評估後,指我可以借25,000元,而每個月只需還款1,000多元,我覺得好合理,所以借其上限金額。」

由到財務公司填表,未回到家已收到批核成功通知,款項已存入銀行戶口,李先生只花數小時。「我只是感受到,戶口好快、好突然多了一大筆錢,發現要錢太輕易,除了有部份再作賭博,有部份去買衣服、吃好一點的東西,以往到譚仔只吃一碗麵,現時加多一兩個小吃,花多一倍金錢。」

金錢花得很快,不消一會兒貸款用盡,來回天堂不久,便要面對首次還款。李生生再向另一所財務公司借貸,輕易再有錢財到手,「我去第二間財務公司借錢,又每晚賭波,總覺得會『追回來』。」結果有勝有負,曾獲利八萬元,但之後又輸掉,多月來輸錢總較贏錢多。記者問他是否值得,他停了一會後說:「我只覺得未享受過就要還錢,有點不忿,有點不接受。」

李先生曾希望可以「博一博」翻身,每次借一萬、幾千元,前後到過十間二線財務公司借款。(張浩維攝)

李先生之後向超過十間財務公司借款,然而他只是一名大專生,根本未有收入證明書,亦未有穩定收入,理應借不到錢,但市面多間財務公司都毋須以上條件,只要是大學生、有諮詢人資料及住址等,仍能成功獲批一定金額,某程度上增加了他對借款的意欲,「每次輸到無錢,就會好擔心,感到好不安,但又好希望可以『博一博』,望可翻身,每次借一萬、幾千元,前前後後到過十間二線財務公司借款。」

賭博了約四個多月,李生生開始感到擔心,「因為有公司不願借錢,我開始覺得有點問題。」他前後問及三、四所財務公司,均指他的信貸狀況已不適合,於是首次向三線財務公司借款,雖獲款手續不多,但從中要交出多項個人資料,他開始感到不安,每每到財務公司附近來來回回多次,擔心得不能作出決定。借貸手續費多,實際得到的款項不多,借款一次後方發現當中問題,「我最後向三線公司借錢,借3,000元實際只有2,100元,但要還上3,200元,每星期四打電話給我要我還款,現時仍會有人打電話給我,令我好大壓力,又好擔心。」

眼見大部份薪金要用作還款,李生生決心改變。(張浩維攝)

大部份薪金用作還款 決心改變

「的確,我已不能承受……每隔數天就有人致電要我借錢,同時又有人致電追收借貸,我根本無能力了。先怕父母得知實情,不敢外出花費見人、告訴朋友,只躲在房中終日鬱鬱寡歡,令我好煩惱,媽媽都以為我有心事。」因為每晚邊吃零食邊收看球賽,加上壓力爆煲,李先生躲在家中不停進食減壓,數月間體重急升40磅。

剛剛大學畢業並已找到正職的他,眼見大部份薪金要用作還款,壓力頗大,決心改變,並向社工求助,「我希望可以多一個意見……有時絕望時再次收到其他三線貸款公司電話,的確好辛苦!」現時除日常工作外,李先生還到餐廳當兼職,希望可盡快還清欠債,「現時我不工作就返回家中,選擇在餐廳及酒店工作,主要是因為可多一餐免費晚飯,再節省一點。這種生活好辛苦、又漫長,工作賺錢的確好花時。」

記者問他有否想過再向財務公司借貸,「其實財務公司無慫恿我借錢,我覺得借錢不是問題,用來賭波才出現問題,我根本無正式見過這些款項我已花光,未見過現金便要還錢,有點不忿。」近年財務公司的廣告攻勢強勁,但他強調是有需要才借錢,有否廣告也不受影響。他不抗拒再度貸款,認為若有需要購買東西、做事,的確需要借錢,「若是賭波的話,花錢只感受到辛苦。」他已把賽馬會的程式刪除,以防再投注。

陳志華表示,近年有較多年輕人因借貸過度,無力償還而感到無助的個案,當中不少為仍然在學的大學及大專學生。(張浩維攝)

財務公司分三類 三線公司息口高

本港的財務借貸公司可分為三種,包括一線的環聯成員,屬大型及有實力的信貸公司,可作較高金額的借貸服務,部份高達1,000萬元,當中的借款限制及規定較多,要按程序、通過一定財務資格才獲得貸款,特別着重借貸人的信貸記錄。

二線的財務公司多數為非環聯成員,大多願意貸款予未有入息證明的學生,較有規模及要符合一定規格,正常情況及信貸報告達標情況下,大概每次可獲批貸款數千元至萬多元。

最為危險的是三線財務公司及外界所講的「電話數」,每次的借款為數千元,但息口高,加上有多項手續費,還款期短,每七日要還款一次。

有青年團體於今年7月至8月期間,透過網上問卷的方式,訪問了本港1,034名就讀高中、大專及大學的學生,以及應屆大專、大學畢業生,了解其理財情況。調查發現,有少量受訪學生選擇以「高危方法」應對入不敷支情況,包括4%用「卡冚卡」、2%「向銀行/財務公司借錢」等。有18.6%受訪學生指「不刻意計較使費」,10.2%受訪者則持「有幾多用幾多」等消費態度,甚至有部份學生持「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心態,缺乏理財意識。

對於近年有較多年輕人因貸款而出現財政問題,明愛展晴中心高級督導主任陳志華表示,近年的確有較多年輕人因借貸過度,無力償還而感到無助的個案,當中不少為仍然在學的大學及大專學生。他說,約十年前有不少學生因「炒股票」賺取生活費及學費,而向財務公司借貸;近年主要為消費、玩樂而借款,「近年來多與消費文化有關,不少人想及時行樂,新潮產品人有我有,加上廣告渲染下,認為借貸合理,大多數人最初不以為意,認為人人也會貸款。」

對於消委會倡議將貸款利息上限最高年息60%下降至48%,陳志華擔心會變相助長借貸情況。(張浩維攝)

近年,在財務公司的廣告攻勢下,年輕人大多以為借貸手續簡單、批核容易,仍未投身職場的大學生也成功獲款,令問題顯得更嚴重,「以往了解過部份個案,有年輕人指財務公司只需要他的GPA(成績平均績點)及社交平台Facebook的朋友數量為借貸審核資料,借貸的確太輕易。」陳志華又提到,他們收到的個案中,不少年輕人本身並非因賭博而借貸,只因為理財不善,亦因為無力償還有關款項下才接觸博彩活動,從此跌落賭博及借貸的「漩渦」之中,久而久之,不少人於未畢業前已身負20萬元的貸款。

陳志華又指,部份學生因信貸記錄不佳而到三線財務公司貸款,這樣做有很大危機,「曾有個案借貸8,000元,實際上只有1,650元,中間有大量不同因由的手續費,近年大多都為借貸當中有三成為手續費,實際上不少已高於貸款利息上限最高年息60%,加上需要每星期還款,還款人壓力很大。」他指部份人因此再向其他財務公司貸款。

對於消委會倡議將貸款利息上限最高年息60%下降至48%。陳志華對有關建議不太認同,因為利息被迫降低,將直接影響財務公司收入,相信會因此衍生「另類收費」方式;此外,部份信貸評級較差的人會受一定影響,但對借貸人而言,年息下降即表示借貸成本下降,陳志華擔心會變相助長借貸情況,故認為政府需要配合不同的理財教育及宣傳方有作用。

上文節錄於第187期《香港01》周報(2019年11月4日)《由小賭10元到一身債 賭仔如何被財務公司拉入漩渦?》。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

hot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