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指家庭通訊群組助溝通 逾20訊息快樂指數下跌:係會令人煩厭

撰文:鄺曉斌
出版:更新:

隨著智能電話及流動網絡通訊越來越普及,大部分香港家庭均有開設家庭成員溝通群組。一項調查發現,逾七成受訪港人家庭電子通訊群組,使用群組發送短訊更有助促進家庭溝通質素、個人及家庭快樂。
調查同時發現,一次過收發太多家庭群組的電子訊息,未必有助增加溝通質素及快樂指數。學者形容,過多群組訊息或會令人覺得煩厭,建議家庭成員在發送訊息前應想清楚,亦應注意避免轉發虛假資訊。

賽馬會智家樂計劃、香港大學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早前委託港大民意研究計劃,於本年5月24日至6月11日向18歲以上懂得中文的香港居民進行隨機抽樣網上問卷調查,成功收集644人回應。

結果發現,74%受訪者擁有1個或以上家庭電子通訊群組,與沒有電子通訊群組的受訪者比較,前者在家庭溝通質素、個人及家庭快樂方面的得分較高,以10分為滿分,分別獲得7分、6.6分及6.8分。另外,與45歲以上的較年長組別相比,18至24歲、25至44歲的組別較少使用家庭通訊群組。

結果發現,74%受訪者擁有1個或以上家庭電子通訊群組,與沒有電子通訊群組的受訪者比較,前者在家庭溝通質素、個人及家庭快樂方面的得分較高。(鄺曉斌攝)

調查又發現,普遍受訪者若每天收到超過20個家庭群組電子訊息,在溝通質素及快樂指數的得分方面,均較每天接收11至20個訊息的得分為低。數據顯示,每天接收11至20個家庭群組訊息,在家庭溝通質素、家庭快樂指數及個人快樂指數方面,分別為8.2分,7.7分及7.4分;若每天接收超過20個家庭群組訊息,三項得分則會下降至7.2分、6.9分及6.6分。

調查機構形容,使用家庭電子通訊群組發送短訊,與家庭溝通質素、個人及家庭快樂有正向關係,但同時強調收發短訊的數目不宜過多,一次過接收太多電子訊息,未必能夠進一步增加個人和家庭快樂指數。

調查研究員、港大護理學院副教授王文炳表示,調查結果並無清楚指明每天收發多少個家庭群組訊息的最合適數目,但他認為,箇中原因或是過多群組訊息會令人「追唔切」,從而未能達至有效溝通。

結果發現,74%受訪者擁有1個或以上家庭電子通訊群組。(資料圖片)
「太多(訊息)係會令人覺得煩厭......自己唔覺得煩,可能人哋覺得煩,但人哋又唔好意思講。」
港大社會醫學講座教授林大慶

首席調查研究員、港大社會醫學講座教授林大慶認為,家庭成員應先想清楚發送訊息的內容,能避免在溝通上產生誤會或令人覺得冒犯,更重要是不要轉發虛假資訊,尤其是與公共衛生相關,他提醒:「太多(訊息)係會令人覺得煩厭......自己唔覺得煩,可能人哋覺得煩,但人哋又唔好意思講。」

林大慶建議,若涉及討論複雜問題,面對面對話或直接通電話,家庭成員亦可考慮善用免費網絡視像通話,更能促進雙方溝通。

另外,面談交流及發送電子文字訊息是香港家庭最常用的溝通方法,分別為74%及53%,與2013年的同類調查對比,調查機構表示使用文字訊息溝通顯著增加,面談交流則呈現下降趨勢。

應用電子科技溝通的注意事項

善用手機拍下日常生活片段,在家庭群組分享;
利用最新科技,使用家人相片製作貼圖(Sticker ),並在通訊群組中使用,增加溝通趣味;
在發送之前閱讀並查看內容,以避免含糊不清的句子被接受者誤解或造成冒犯;
在群組發放訊息前先考慮一下,組織想法,而不是連續發送多個訊息,避免造成訊息轟炸;
多利用圖像和短片作溝通媒介,讓談話變得更影響化;
維持面對面溝通的話題,在保持關係方面有一定的重要性。

資料來源:賽馬會智家樂計劃、港大社會醫學講座教授林大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