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颱風走勢不能忽東忽西 天文台台長岑智明:不跟「北京」

撰文:倪清江
出版:更新:

近年每年風季,不論是否風迷都會緊緊盯着各個氣象機構的電腦運算颱風路徑結果,趕緊發布打風消息。
天文台台長岑智明也看到這種情況,今年多次在其FB上載不同氣象機構的電腦運算結果,甚至同一機構不同日子的預測,以說明這些結果值得商榷。
作為香港主管香港氣象機構的負責人,岑智明指一個決定影響巨大,預測颱風不能胡亂跟其他「大台」,連「北京」都不跟,要有自己人腦跟電腦的判斷。這裏所說的「北京」,是指內地中央氣象台。

天文台預料今晚低窪地區現輕微水浸。(羅君豪攝/資料圖片)
天文台(紅線)與各主要氣象機構都預測鮎魚會在香港東面登陸,預測路徑幾乎統一。(地下天文台網頁撮圖)

颱風鮎魚料將於兩日後進入香港警戒範圍,天文台與各主要官方氣象機構都預測它會於本周三在香港東面約400公里登陸,預測路徑幾乎完全統一。不過這種情況相對少見,8月初另一颱風妮妲來襲,天文台、中央氣象台、台灣中央氣象局、日本氣象廳、韓國氣象廳及美國海軍聯合颱風警報中心(JTWC),出現嚴重分歧。一直預測在香港東面登陸的天文台「獨贏」,其他氣象台尾段才「跟風」。

8月初妮妲「東登」後香港發出8號風球,岑智明說能準確預測是同事努力成果。(羅君豪攝)
香港天文台(紅線)預測妮妲會在香港東面登陸,其他則認為「直劏」香港或在西面登陸,最後天文台獨贏。(地下天文台圖片) 

妮妲西登就是另一個「溫黛」

香港地理位置及地形情況,颱風在香港東面抑或西面登陸,影響十分懸殊,總括而言西面登陸比在東面,破壞嚴重很多。岑智明接受專訪時說,如果妮妲不是東登,而在掠過香港南方在西面登陸,以其威力及僅距離香港30公里,就是另一個「溫黛」。

今年多個熱帶氣旋影響香港,台長岑智明坐在這個位置看風的時間比去年為多。(羅君豪攝)

作為官方氣象機構,岑智明指出天文台一個決定,影響重大,「民間嘅朋友,佢可以講好多唔同嘅嘢,好多可以討論,無問題,問題係天文台要睇住香港安全、大家部門要做嘢,唔可以話今日(預測)就4米風暴潮,聽日又話冇,唔得㗎嘛。所以真係要深思熟慮,靠人腦、預報員嘅判斷。」

岑智明指ECMWF預測妮妲移動路徑不穩定,曾「改故仔」移向台灣。(天文台圖片)

歐洲預報中心忽然「改故仔」

岑展示主要機構對妮妲路徑預測的紀錄,當中包括公認可信性甚高的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他指該中心大致預測妮妲向西北移動,有一條路徑打正香港,有幾條打去東面,但也有一次預測吹襲台灣,「大家以為好有信心喎,歐洲中心話打埋嚟,8號(風球)啦,但係佢忽然間可以改故仔,改到『母雷公』咁遠,走咗去台灣,所以我哋一定要好小心考慮。唔係我哋求其整一個預測,對香港好大影響,唔可以立亂隨時改嚟改去,否則市民無所適從。」

他又列出美國氣象局和英國氣象局的電腦預測結果,時東時西,「有啲情況會擺西(預測西面登陸),去咗澳門、陽江嗰邊;但佢又有一個(預測)係向北喎、去到汕頭嗰邊,又係嗰個問題,究竟信邊個?」

近年不少人很想打風,但岑智明警告如果真的狼來了,香港受到破壞很大。(羅君豪攝)
岑智明指不是他一人作出決定。(羅君豪攝)

預報要靠預報員判斷

上述預測往往只是直出電腦結果,「如果只係齋電腦,合埋眼,信晒佢,得唔得呢?好明顯就唔得。」他指不能只依據電腦作出預警,「今日就(預測)東面(登陸),(然後)唔好意思,今日就西面,依家要準備4米風暴潮啦、10號波;聽日又(預測)東面,咁唔駛(準備)啦。得唔得呢?咁唔得!」所以他強調說:「所以真係要深思熟慮,靠人腦、預報員嘅判斷。」

不過妮妲一役,其他氣象機構都預西登,惟天文台一直堅持東登,不跟大隊,博錯了獨贏變獨輸,會否膽怯?「唔係我一個諗法,幾個同事一路都傾住、商討住,大家意見都相當一致,唔需要就電腦(預測)撥來撥去即刻改,呢個都唔係理想!」

妮妲最終路徑圖。(天文台圖片)

不跟中央氣象台、JTWC

「我哋唔會跟人哋啲中心,北京(中央氣象台)、廣州(廣東省氣象台)、海軍(指JTWC)呀。」要特立獨行,台長說最緊要看科學和判斷,「我哋係睇電腦客觀預測,大家共識係咪喺東面呀、中間。如果電腦改緊係穩定,大家一致話打正我哋,我哋都會改,你冇得頂㗎;但佢唔係嘛,一個話東,一個話西,一個話中間,你咪睇下邊一邊最多機會,最終我哋都係睇東面機會大啲。」

天文台的「心臟」--預報室,滿是顯示器展示不同科學數據。(羅君豪攝)

結尾,還是那一句,岑智明不相有李氏力場。「我聽講都有啲人話,整咗個大佛(昂坪天壇大佛)之後,好似香港冇乜大風災難,我就唔信呢啲嘢!我就係信機會率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