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族商家長指家校溝通不足 入學兩年未收過子女成績表

撰文:胡家欣
出版:更新:

為期三個月的《學前教育課程指引》修訂諮詢今日(30日)結束。融樂會八月下旬至九月初收集約50位少數族裔家長意見,指出部份幼稚園分開本地及非華語學生,令他們未能在學習語言「黃金時段」學好中文,銜接主流學校時有困難;家校溝通嚴重不足,有學校試過從未與少數族裔學童家長見面及派發學生成績表,令家長一頭霧水。
融樂會計劃主任卓文寶表示,教育局應為幼稚園提供清晰指引,令少數族裔學童在學前獲得公平學習機會,掌握中文語言能力。

巴基斯坦裔母親Shabana,育有兩個小朋友,分別就讀小六及幼稚園。她憶述當年為大兒子報讀幼稚園時處處碰壁,最後雖然入讀一間採用本地課程的幼稚園,惟學校以大多數學生為非華語學生為由,採用英語教學,令兒子中文基礎薄弱,影響入讀主流小學機會,「知道佢讀邊間幼稚園,好多會即時拒絕」。兒子升上小學首三年,難以適應用中文學習不同學科,功課「每處都有交叉」,自己亦對未能理解其學習情況,經常以淚洗面。

少數族裔家長:幼稚園不派成績表

另一位,巴基斯坦裔媽媽Ghazala,面對家庭和學校嚴重溝通不足問題。她育有三子,其中一位就讀幼稚園三年班。她表示,入學至今兩年,學校從未向她派發兒子成績表,以及安排家長會。她曾提出與校長會面,惟職員都以「校長很忙」婉拒,令她十分無奈。

融樂會收集了約50名少數族裔家長對《學前教育課程指引》的意見。(胡家欣攝)

融樂會倡加強家校合作

融樂會在八月下旬至九月中,到本港五區進行六次聚焦小組,收集約50名少數族裔家長對指引意見。融樂會計劃主任卓文寶表示,幼稚園是少數族裔學童學習中文,及接受正規教育的第一步,中文基礎能力會決定他們能否入讀主流小學機會,期望教育局在修訂《學前教育課程指引》上,能確保指引貫徹落實,幼稚園不會分隔非華語學生作英文教學,或特別調低課程程度。

巴基斯坦裔母親Shabana(右一) 和ghazala(左一)均認為,現時家校溝通嚴重不足。(胡家欣攝)

她又指教育局應加強家校合作溝通,清晰介定「中文幼稚園」為提供本地課程學校,不能以此為由,拒絕與家長英語溝通,例如應提供雙語通告;教育局亦應要提供幼稚園質素評核報告英文版,讓少數族裔家長清楚學校評估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