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鼠患指數達4.2% 創10年新高 灣仔區冠絕全港

撰文:張嘉敏
出版:更新:

食物環境衞生署今日(22日)公布2019年整體鼠患參考指數為4.2%,自2010年起錄得最高數字。當中灣仔區的參考指數最高,達11.7%,其他各區的指數均低於10%。

2019年鼠患指數創下10年來新高。(資料圖片)

食環署指,2019年整體鼠患參考指數為4.2%,高於2018年的3.4%;數字亦為自2010年起錄得最高的指數,對上一次錄得最高數字為2009年的6.1%。食環署指,整體而言本港公眾地方的鼠患情況大致受控。

灣仔區下半年升至17.9%​

當中灣仔區錄得11.7%的鼠患參考指數,並由上半年的5.5%急升至下半年的17.9%。其次為觀塘區的9.1%,上半年的參考指數為5.4%,下半年同樣升至12.8%。食環署指錄得較高指數的地區,因個別地方及後巷的環境衞生欠佳,例如雜物堆積和不適當存放垃圾和食物殘渣,為老鼠提供食物及藏匿的地方。

去年全港鼠患指數達4.2%。(資料圖片)

食環署已因應調查結果,針對性地加強相關地點的防鼠及滅鼠工作,亦會繼續在各區加強防治鼠患,包括加強街道潔淨、在有關後巷毒殺和捕捉老鼠及堵塞鼠洞、鼓勵市民積極參與防治鼠患工作及舉行防治鼠患的宣傳和教育工作等。

鼠患參考指數仍屬一級

根據食環署資料,鼠患參考指數共分三級:一級、即指數少於10%,表示鼠患情況並不普遍。二級、即指數介乎10%至19%,表示鼠患情況略為普遍,食環署會加強有關地方的防鼠及滅鼠工作。三級、即指數達20%或以上,表示鼠患情況普遍,政府各有關部門會成立聯合專責小組,展開防治鼠患特別行動,包括全面加強滅鼠,改善環境和潔淨服務,以及在社區推廣防治鼠患信息。

專家:政府滅鼠「做門面功夫多」

香港蟲害控制從業員協會會長梁廣源稱,鼠患指數不能夠完全代表涉及地區的鼠患嚴重程度,因其受多項外在因素影響,包括放置捕籠位置、投訴數目、其他商戶配合程度等。不過,他指本港於監督管理滅鼠上有問題,接收投訴後只會放老鼠藥,「做門面功夫多」,未有確切跟進情況。此外,政府未有為前線員工安排培訓,導致前線人員技術上有參差;加上政府的滅鼠工作多由大型公司投得,小型公司無足夠人手及資源去做,惟大公司往往「判上判」,令滅鼠成效成疑。他建議政府應仿效內地做法,設有專家小組作驗收,並改善外判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