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金綸服裝校服生意跌兩成 92歲董事總經理變陣應對

撰文:鄧穎琳
出版:更新:

疫情下,全港中小學9月開學時不可回校面授課程,只能在家學習或上網課,間接打擊校服商的生意。
屹立於太子、為約300間中小學提供訂製校服服務的金綸服裝,在疫情下亦受影響;現年92歲的董事總經理林松坡,從事校服生意逾半世紀,40年前「帶動潮流」,棄用度身訂造,主攻預製尺碼校服而漸漸成名,曾經風靡一時的新法書院水手裝校服,亦出自他手;時至今日預上疫情,林松坡亦未言氣餒,在保留良好制度下,與時應對疫情,不但加強店內消毒、安排員工為顧客量度體溫,亦預料中港兩地運輸或有阻滯,已預早安排專車將冬季校服運抵本港,確保未來一年的校服供應不受影響;然而即使做好準備,他透露,延遲開學始終減低校服需求,同期生意額較往年少約兩成。

現年92歲的金綸服裝董事總經理林松坡透露,疫情下校服生意跌了兩成,但他未有氣餒,「做生意看長線」,成本增加下未有加價,更繼續加伙記人工。(鄭子峰攝)

因身型、轉校或校服變舊,開學前不少家長會帶子女到校服公司購買新校服。林松坡憶述,50多年前不論是時裝或校服,皆須度身訂造,學生多在9月中旬才有校服可穿,但隨著大量新移民來港,人口增加,學校愈開愈多,度身訂造難以滿足需求,故他參考海外做法及本地製校服經驗,斥資買入大量材料,自製工場生產尺碼校服,成功大展拳腳,時至今日,金綸已是本港大型校服供應商,服務約300間中小學。

店外展示著的藍色上衣、白色短裙的水手裝校服,是林松坡的得意之作。此套新法書院校服,有傳在當年是時髦象徵,深受學生歡迎。(鄭子峰攝)

校服店保留三層設計 當年設計新法書院水手裝校服

香港地價高昂,位於太子道西、在花墟一帶的金綸服裝,至今仍然保留著70年代設計。店內寬敞,三層分工清晰。地下是收銀處,二樓是試身室、存貨區及辦公室,三樓則是修改校服的工場及員工用膳區。

林松坡滿意地說,門口模特兒身穿的藍色上衣、白色短裙的水手裝校服,是他的得意之作:「當年新法(書院)二千幾個學生,放學全條街都是穿它,是我設計的!」

+1

停課致校服需求減 生意跌兩成

近年「速食時裝」成趨勢,為傳統製衣業帶來衝擊,林松坡直言,近年部分家長以價錢為先,質量為次,客源減少,加上成本增加,校服利潤已較20年前大減,而今年疫情延後開學,校服需求減,生意比往年跌兩成:「一般夏季買兩套,現在大部分都先買一套,視乎情況再決定要不要加購,因為隨時開學不久便要轉冬季。」

疫情下,進店人士要先探熱。甫上二樓,猶如走進九曲十三彎的神秘空間,走了近一分鐘也未到盡頭,原來林松坡為了應付人流,特別向政府申請「改則」,將兩幢樓的二樓打通,十個試身室旁邊,連接著存貨區及辦公室,方便員工往來。

他笑言,幸早在70年代起陸續購入物業,否則寸金尺土的香港,校服生意難以繼續:「假如要交租,是做不到校服了,利潤太微」。

即使有校服老字號稱譽,林松坡說,不時提醒員工要保持禮貌,「校服質素、待客態度都要改善,不可以『硬梆梆』。」(鄭子峰攝)

首要保住校服質素與學校承諾 聘專車提早送冬衣到港

雖然疫情影響生意,但現年92歲的林松坡未有氣餒,強調做生意要親力親為,他更邀請太太及讀工商管理畢業的兒子在公司「坐陣」。他多次重申,校服首要保住質量,守好對學校的承諾,再在保留良好舊制下,與時並進。

他舉例指,近年香港學生平均身高較以往高,亦較以往體胖,故除了長度,腰圍尺碼亦要調整,而服裝店三樓仍保留工場及約十名工人,萬一學生需修改校服可即時處理。疫情下中港兩地運輸時有阻滯,故亦提早安排專車,將冬季校服運抵本港,確保冬季校服供應不受影響。

生意跌 薪酬福利不減反加

生意額跌約兩成,但林松坡說,視伙記為親人,薪酬福利不減反加,除了每年加薪,亦保存數十年來聘「伙頭」煮飯、員工用膳的舊例,疫情下入用膳區的員工要再探熱,並分批用餐。只是他不時提醒員工,有校服老字號稱譽,更要保持禮貌,以客人為先:「校服質素、待客態度都要改善,不可以『硬梆梆』。」

家長:料最遲10月復課 先買入較大尺碼校服備用

帶同升中四女兒到金綸買新校服的藍先生說,女兒舊校服不合身,決定購入新校服,「無因為疫情買多買少,視乎需要,換走太窄或不合身的。」

而家長楊太則說,女兒即將升讀小一,雖未知何時開學、分班試亦因疫情取消,但預計不會遲過十月復課,故決定在「家長普遍不敢外出」時,先買入兩套「鬆身些」的夏季校服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