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血液科學者研發白血病個人化藥物 對症下藥增生存機會

撰文:朱韻斐
出版:更新:

「對症下藥」的道理淺白易明,但藥物研發遠遠追不上斷症速度,要準確下藥談何容易?例如急性髓性白血病種類眾多,部份對傳統化療反應不理想,香港大學醫學院副院長梁如鴻臨床上親歷眾多患者返魂無術,這令他決心投入科研,過去10年埋首研發適合不同白血病人的針對藥物。
他又首次為港大醫學院引入以斑馬魚取代實驗小鼠,更有效和快速了解白血病的病因,今年獲裘槎優秀醫學科研者獎。

梁如鴻(左)於2005年首次將斑馬魚模型引入港大醫學院,事隔11年,醫學院已採納了模型並建立了斑馬魚實驗室,供院內科研人員使用。(朱韻斐攝)

7成患者死於白血病

急性髓性白血病由不同的染色體錯配和基因變異引起,但無論是哪一類白血病都是用同一套化療方案,大部份病人對現行標準治療包括高劑量化療和骨髓移植治療效果不理想,約6成至7成患者最終死於急性髓性白血病。

香港大學醫學院副院長(人力資本)的梁如鴻,讀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出身,臨床上見盡難治病人,「由門診、發病、打化療、失敗又係見住佢,會有推動力做啲嘢希望改變依個情況,我想這是我最大的動力」,明白疾病不會接受自己的治療方案走,要學習病因和研究其他方案幫助這類病人。

首次引入斑馬魚代替小鼠做實驗

梁如鴻曾於2000年至2003年期間到美國參與研究,當年當地已用成本較低的斑馬魚代替實驗小鼠,由於斑馬魚在體外受精、胚胎呈半透明,更助科研人員了解牠們的骨髓情況和造血過程。梁如鴻回港後,2005年「自資」買了一個紅膠箱的斑馬魚,開始將斑馬魚模型引入港大醫學院,首次將人類急性髓性白血細胞放進魚中,了解白血細胞異常增生過程和病因。學院其他學者亦陸續轉用斑馬魚模型,正利用它研究罕見基因病和其他癌症等。

斑馬魚的生長周期遠較小鼠快,實驗速度能較小鼠實驗快一倍。(朱韻斐攝)

俗語云對症下藥,必須準確揀選藥物。梁如鴻過去發展了藥物篩選平台,利用病人的白血病細胞在實驗室進行藥物篩選,為帶有特定基因突變的白血病患者找到適合的藥物,如發現了從中藥中抽取的高三尖杉酯鹼與FLT-3抑制劑聯合治療,有效殲滅帶了FLT-3基因變異患者的白血病細胞,現時已成為臨床常規治療方案。

但梁如鴻指自己在科研上只做了很少,還有許多急性髓性白血病種類未有針對性藥物,如「monosomy」染色體錯配類病人對化療反應很不理想,絕大部份病人由診斷到死亡大約只有6個月。梁如鴻透露團隊正研究能針對這類白血病的藥物,不久將進行臨床研究項目。

梁如鴻說,在香港做科研的出路和工作選擇不多,令有能力之人卻步,即使科研人員想到更多研究方向,希望在香港走出第一步亦不容易。(朱韻斐攝)

本港科研出路少 人才不足阻科研進程

從死神手上搶走血友病患者,梁如鴻慨歎最困難的是科研人才凋零。他說,在香港做科研的出路和工作選擇不多,實際問題令有能力之人卻步;即使科研人員想到更多研究方向,要在香港走出第一步亦不容易。他以自己為例,團隊高峰期時約有10人,現時只有5、6人。

梁如鴻指,用新模型做科研是紓緩人手問題的方法之一。他利用斑馬魚做實驗有一大好處,就是斑馬魚的生長周期遠較小鼠快,由受精到看見小魚的主要器官不超過24小時,「做同一個實驗,用小鼠需要花5至6年,用斑馬魚只需約2至3年,得出結論相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