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困擾港人 中大港大揭一習慣降7成風險 籲勿攝高枕頭想事情

撰文:朱海棋
出版:更新:

本港7成人都有失眠問題,長期失眠非常困擾都市人,青少年更是精神疾病的敏感階段,失眠會增加其患上抑鬱症等風險。本港兩間大學跟加拿大學府合作研究,推出全球首個針對高危青少年「預防失眠」計劃,發現一年跟進期內,計劃可助青少年減低71%失眠風險,提醒大眾「唔好攝高枕頭諗清楚,唔好將煩惱帶上床,床係訓覺唔係工作」,「越擔心失眠就越失眠」。有失眠年輕人憶述,無法入睡時不會再在床上「碌來碌去」,反而起身閱讀書籍及溫書便有睡意。

榮潤國認為,失眠問題非常重要社會要正視。(朱海棋攝)

充足睡眠對港人非常奢侈,不少人都試過失眠,情況持續更會影響日常生活。青少年失眠情況更令人關注,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港大社會科學院心理學系及加拿大拉瓦爾大學心理學院2015至2017年邀請香港242名12至18歲中學生參與研究,平均年紀15歲,57%為女生,參加者中學遍佈港九新界,集中在沙田及大埔。

參加者屬於高危青少年,他們每月有一至兩次的輕微失眠徵狀、父母親至少一人有失眠問題。242人分開預防失眠組及對照組,介入組會獲四節講解失眠知識及策略,團隊跟進參加者一年後,發現預防失眠組每周3晚失眠者只有5.8%,對照組則有20.7%,以統計方法推算預防失眠組失眠風險大減71%。

雖然兩組人睡眠時間都有上升,但預防失眠組參與研究後睡眠時間增加半小時,達到近8小時(477.3分鐘),對照組則增加10分鐘睡眠時間,達到近7.6小時(459.7分鐘)。抑鬱指數就無明顯分別,預防失眠組為5.2分,失眠組有6分。

Tommy(右)表示,失眠時閱讀可以分散注意力,令自己感覺疲倦增添睡意。(朱海棋攝)

現時是大學三年級生的Tommy,中三時一星期有兩晚失眠,失眠來襲少則影響半小時,間更中會令他「眼光光望天光」,其父親都有失眠問題。Tommy參與研究後,明白失眠並非可怕事,「唔洗擔心第二日又訓唔著,訓唔著就落床做其他嘢」,但切勿用電話及做劇烈運動。以往失眠時,他會在床上輾轉反側,但其實不會增加睡覺意欲,相反下床閱讀書籍及溫書,反而可以分散注意力,配合規律睡眠時間更易入睡。疫情一年,Tommy坦言都會擔心自己受感染,增加自身壓力,但只要繼續閱讀便會慢慢疲累增添睡意,現時一個月最多失眠一次。

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系主任榮潤國提醒大眾,「唔好攝高枕頭諗清楚,唔好將煩惱帶上床,床係訓教唔係工作」,「越擔心失眠就越失眠」,鼓勵大眾要均衡飲食、勤做運動及規律作息才「訓得好啲」。Tommy失眠時會閱讀,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研究助理教授陳銀燕補充,會提醒參加者切忌在失眠時做影響睡眠的活動,包括大飲大食、劇烈運動、用智能電話等,有人會選擇發呆、敷面膜和拉筋,都可以幫助入睡。

中大、港大及加拿大拉瓦爾大學合作研究,發現可降高危青少年7成失眠風險。(左起為港大社會科學學院心理學系助理教授李馨、榮潤國、陳銀燕及Tommy;螢幕者為加拿大拉瓦爾大學心理學教授Charles M Morin)(朱海棋攝)

失眠是全球問題,加拿大拉瓦爾大學心理學教授Charles M Morin指,加拿大中學生失眠情況都非常普遍,認為今次研究有助當地預防失眠。榮潤國稱,研究證明失眠是可以預防,屬長遠及重點的醫學策略,「放1蚊可以預防10蚊醫療開支」,但直言香港對失眠問題較不重視,最近才被中大否決一個有關失眠項目的經費,「點解呢?我唔知道,中大係咪本身對失眠唔重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