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內容

音樂比賽「發台瘟」點算好?蕭邦鋼琴大賽過來人教你克服表演焦慮

撰文:謝德勤
出版:更新:

每每帳幕拉開,台燈亮起,不論是演奏新手還是鋼琴大師都會感緊張,即使強如國際蕭邦鋼琴比賽參賽者也不例外,包括2015年亞軍加拿大鋼琴家查爾斯.理察-哈梅林和國際知名與曾於2010年參賽的香港鋼琴家張緯晴也不例外。張緯晴每次比賽前都日練12小時,但哈梅林卻引用同姓鋼琴家金句「最好的練習卻在腦海中發生」?

國際蕭邦鋼琴大賽一舉成名

來自加拿大的鋼琴家查爾斯.理察-哈梅林自4歲學琴,少年時偶爾參加小型地區比賽,直至24歲才開始參加國際比賽。哈梅林指出:「坦白說,對於這些(國際)比賽來說,二十四歲才開始參賽算是年紀很老了,參賽者年齡大多是18歲,通常16至30歲。」

2015年第17屆國際蕭邦鋼琴大賽是哈梅林走向國際的大門,在這場音樂界最矚目的盛事中,參賽者只可彈奏蕭邦的樂曲,對於熱愛蕭邦的哈梅林來說可謂優勢:「蕭邦是一位非常獨特的作曲家,他所作的曲目十分感性,需要非常細膩的演繹;在我看來,蕭邦的樂曲正正處於古典與浪漫、夢幻又多變的領域之間,你必須找到那條界線,但真的很困難,很少鋼琴家做得到,我認為只有魯賓斯坦和利蓋蒂才算做得完美。」最後,哈梅林獲大賽「齊瑪曼特別獎」與銀牌,其細膩謙和的演出風格獲《留聲機》譽為「擁有令人讚嘆的巧思,同時真實呈現蕭邦精神」,敘事曲及即興曲錄音更榮獲BBC音樂雜誌五星評價。

在第15屆范.克萊本國際鋼琴大賽中獲得觀眾大獎的香港鋼琴家張緯晴,也參加過2010年第16屆國際蕭邦鋼琴大賽,但她直言當時經驗明顯不足,比賽和賽前準備都感到非常緊張,大大影響演出表現。

腦海排練法克服表演焦慮

十年過去,張緯晴參加過無數比賽,在香港及國際間屢獲殊榮,獲樂評形容為「詩人,但同時是戲劇家」,並能奏出「最複雜而迷人的音樂」。除了日練12小時加強信心外,她分享其中一個紓緩緊張的方法,就是在腦海中排練,「你要幻想自己在舞台上,嘗試去感受、想像那些聲音、周圍環境及台下聽你演奏的觀眾,去想像會出現的意外,例如噪音、或場刊掉落地上。」張緯晴補充,「總之一切會干擾你注意力的聲音,甚至演奏廳的氣味、場地空調系統運作的聲音,都可幫助放鬆心情,準備表演。」

哈梅林也認同腦海排練十分重要,他更引述另一鋼琴家馬克—安德烈.哈梅林的說話:「幾次最好的練習經驗都是在腦海裏發生。」他指出鋼琴家撇除指法,只專注在腦海裏想像如何去分句和組織樂曲,不單有助記憶力,也有有助在琴鍵上作出正確判斷。另外,他也會錄影自己練習的情況,以便發現錯處,不斷改進。

享受現場演奏與觀眾互動

作為職業鋼琴家,他們十分享受現場演奏的感覺,哈梅林憶述自己在國際蕭邦鋼琴大賽的首輪比賽後,觀眾的掌聲響了很久,為他之後數輪的比賽帶來很大的鼓勵。哈梅林和張緯晴都強調現場觀眾的支持對台上音樂家很重要,因為那讓他們感受到藝術家與觀眾之間的連繫,好像與觀眾對話,分享對音樂的熱愛。

全球疫情肆虐,令哈梅林不得不取消日本、歐洲和美國的巡迴演出,改為舉行網上音樂會,不過這個預先錄影的音樂會在享負盛名的加拿大魁北克城音樂廳錄製,加上多角度收音和拍攝鋼琴家的動作,其中一個用來拍攝手指的舞動,帶來不一樣的音樂會體驗。

哈梅林的錄播演出將會在香港藝術節的網站上播放,他為大家帶來最拿手的蕭邦曲目,他表示蕭邦的前奏曲很極端、風格多變而且具實驗性,好像謎語一樣,又像是拼圖。

“好像作品14,甚至作品2,都是很黑暗的音樂,就算在光明中,也給人很深邃和黑暗的感覺,這很切合當代,我們生活中經歷多種不同情感,有些日子充滿希望,有時就如夕陽西沉般黑暗。”
查爾斯.理察-哈梅林

除了蕭邦的24首前奏曲和大波蘭舞曲,哈梅林還會與蒙特利爾交響樂團合作演奏貝多芬第四鋼琴協奏曲,以及法國蕭頌的D大調協奏曲,立即登記觀賞,享受一場音樂盛宴吧。

查爾斯.理察-哈梅林

播放日期:3月20至23日

免費網上睇,請立即登記:https://bit.ly/3cFraI1

「面對鋼琴大賽的焦慮」足本訪問

https://bit.ly/30K0J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