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氣公司拓展合作網絡 推動氫能應用及創新 助力邁向碳中和
全球正加快能源轉型以應對氣候變化,而高效、潔淨的氫能將發揮重要作用。隨着特區政府去年公布《香港氫能發展策略》,業界陸續推出氫能試驗項目,包括煤氣公司推動以氫能發電機為工地提供臨時電力、使用氫能驅動電動車充電樁系統等,公司亦正開展全港首個「綠氫」生產項目。煤氣公司希望透過創新氫能項目,加強與業界合作,同時展現氫能應用範圍廣泛的好處,令大眾加深認識氫能,助力本港建構氫能生態圈。
有別傳統化石燃料,氫氣燃燒時只產生水,沒有二氧化碳排放,屬潔淨能源新選擇。煤氣公司在香港發展氫能擁有獨特優勢,源於其生產的人工煤氣有一半成分為氫氣,可透過「變壓吸附技術」,從煤氣提取純度高達99.97%的氫氣,供氫燃料電池產電。煤氣公司現已透過遍布全港、長達3,700公里的管道網絡,向客戶提供氫氣。這種「即開即有」、無間斷供應的模式,不僅確保氫氣供應穩定、安全,更能避免以路面運送氫氣引致的碳排放。
夥拍業界開拓應用場景 發揮氫能多樣性
煤氣公司正積極推進多項合作和創新項目,進一步拓展氫能應用場景,包括為工地供電。煤氣公司與志成(香港)集團旗下志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今年1月簽署合作備忘錄,攜手開拓氫能發電業務。煤氣公司營運總裁—香港業務鄭曉光指,現時建築地盤很多時候以柴油發電機提供臨時電力,若工地轉用氫能發電,將有助減少碳排放。
志成(香港)集團總經理郝桂良表示:「今次開發的氫能發電機,參考了現有KCG系列的柴油發電機設計,完全符合香港地盤的應用,亦可以做到建築工地零排放,實現綠色地盤、綠色工地。」
氫能的潛力不僅限於建築行業,亦可用於驅動電動車充電樁系統。煤氣公司在西貢一個板式網球場開展氫燃料電池發電試驗項目,為場地建設燃氣管網和提取氫氣設施,供電動車充電。此項目展示氫能技術在實際應用的可行性與高效性,作為未來廣泛應用氫能的示範試點,並體現煤氣公司在創新能源技術的投入。
除了推動氫能應用,煤氣公司在香港亦積極研製「綠氫」。公司正與威立雅合作,於將軍澳新界東南堆填區擴建部分開展全港首個綠氫生產項目,利用生物沼氣生產綠色氫氣。項目預計今年內完工並開始調試,每天將可生產約330公斤氫氣,有望推動未來氫能產業發展,支持本港邁向氫能經濟。
加強教育公眾 推動氫能普及化
政府正積極推動氫能技術及應用的普及,透過多元活動加深社會對氫能的認識,包括機電工程署舉辦的「國際氫能發展論壇2025」,邀請本港、內地及國際專家探討氫能技術發展趨勢和應用方向。煤氣公司全力響應有關活動,希望與業界合作,共同探索創新氫能應用方案。此外,公司也參與署方的「氫能零碳STEAM嘉年華」,以展覽及遊戲攤位吸引學生參與,讓他們了解氫能的優點。
鄭曉光表示,隨着業界的氫能技術日趨成熟,推出愈來愈多氫能相關產品,而香港匯聚內地及海外供應商,使本港氫能生態圈逐漸成形。他續指,在現有政策支持,加上煤氣公司技術實力及日益完善的配套措施,相信氫能在香港將有巨大發展潛力。他希望煤氣公司的氫能項目能起示範作用,讓市民加深認識氫能,繼而推動氫能發展,盼相關項目日後能以商業模式運作,令氫能在本港得以廣泛應用。
(資料由Towngas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