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8集結案|重量級泛民元老李柱銘判緩刑 信一國兩制曾稱不後悔

撰文:陳淑霞
出版:更新:

多位泛民重量級人物將身陷囹圄,震撼中外政壇。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等9人,被指於前年反修例事件期間,參與民陣發起的8月18日維園流水式集會,被控當日組織及參與未經批准遊行,法院裁定其中7人兩項控罪成立,案件押後至今日,聽取各被告求情及判刑。

各人共同被控組織未經批准集結及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罪。被告依次為黎智英、李卓人、吳靄儀、梁國雄、何秀蘭、何俊仁、梁耀忠、李柱銘與區諾軒,當中不泛殿堂級泛民元老,從政大半生首面臨審判。

李柱銘剛獲提名諾貝爾和平獎。(羅國輝攝/資料圖片)
+9

其中83歲、剛獲提名諾貝爾和平獎的資深大律師李柱銘,投身及推動本港民主近40年,在政壇德高望重,被傳統泛民推祟為「民主之父」,他本身是民主黨創黨主席,也曾任立法會議員及大律師公會主席。

李柱銘篤信一國兩制 稱不後悔

李柱銘1985年加入參與起草《基本法》,同年投身成為法律功能組別的立法局議員,惟1989年六四事件後,他嚴厲批判北京,關係急轉直下,最終與司徒華共同退出委員會,往後被拒入境中國,民主派與北京的溝通之門幾近斷絕。不過,本港近年政局變天,社會篤信一國兩制已死,他則仍然堅持兩制未亡,只要回歸鄧小平當年的框架承諾,願景仍存。他多次在訪問中提及,「當年支持一國兩制,我是不後悔的,因為我們沒有選擇」。

不過,本土思潮冒起,主張和平抗爭的李柱銘表態反對「港獨」,又指不支持港人以暴力爭取民主,與年輕一代政治理念漸行漸遠。

事實上早於1997年,英國王儲查理斯已對本港法治前景流露憂慮,他的私人日記多年後被公開,當中寫道:「在各人合照、握手、各走各路之時,主權移交典禮完滿終結。就這樣,我們任由香港聽天由命,並祈求民主派領袖李柱銘不會被捕」,24年後終於一語成纖。

大律師兼前立法會議員吳靄儀。(李慧娜)
+8

曾任《明報》 負笈劍橋大學

今年73歲、公民黨執業大律師吳靄儀,同樣以法律身影走入政治戰場。她在港大修讀哲學及比較文學,畢業後赴美國波士頓大學進修哲學博士,後經資深文化人詹德隆介紹,於《英文虎報》及《南華早報》撰寫時事專欄,當年以英文撰時評的華人寥寥可數,獲四代港督賞識,邀為座上客收集民意。

吳隨後加入《明報》,1983年赴英國劍橋大學攻讀法學士,同時在當地採訪香港前途談判,回港後更職至副總編輯。吳靄儀於1988年獲取香港大律師執業資格,1995年參選立法局功能界別法律界議席,連任五屆至2012年卸任,自此退下議會火線。

從政生涯中,她積極爭取港人內地居港權,反對23條立法,離開議會後則活躍社運,雨傘運動講學、現身反DQ集會、去年反修訂期間成立、支援示威者的「612人道支援基金」,吳靄儀是基金信託人之一。

2010年5月24日,民主黨時任主席何俊仁、副主席劉慧卿、立法會議員張文光,跟中聯辦主任李剛、法律部部長馮巍、法律部副部長劉春華會面。何俊仁指,當年民主黨接受政改,是因為未觸及他們的根本原則。(中聯辦圖片)

現年69歲、支聯會副主席兼民主黨前主席何俊仁,同樣被判罪成。何俊仁現時是執業律師,他1990年與其他民主派組織本港首個政黨「港同盟」,其後於1994年與匯點合併為現時的民主黨,一直擔任黨內核心職位,1998年擔任副主席,2006至2012年間出任民主黨主席,2010年,港府提出新政改方案,何俊仁與劉慧卿、張文光等黨友進入中聯辦談判,促使方案通過,民主黨因而成為眾矢之的。翌年,何俊仁報名參選行政長官,僅獲76票,敗陣予取得689票的梁振英。何俊仁於2017年確診患上初期肺癌,六分一肺部組織被切除。

工運及社運界老將、64歲的李卓人,同樣是民主派元老及前立法會議員,他1990年參與成立職工盟,曾組織介入多場大型工潮,包括2007年紮鐵工潮及2013年碼頭工潮。97年回歸前,立法局通過由李卓人提出的《集體談判權條例》,惟法例於同年被臨時立法會廢除,成香港史上壽最短法案。他現時仍身兼職工盟及支聯會核心。2011年,司徒華病逝後,李卓人接任支聯會主席,同年與退出公民黨的張超雄、公民起動的何秀蘭、由民協轉投的張國柱成立工黨,並擔任黨主席。他現時仍是工黨、職工盟及支聯會核心。

其餘被告包括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社民連前立法會議員梁國雄、工黨前立法會議員何秀蘭,同案另外兩名被告梁耀忠及區諾軒,較早前已分別承認一項及兩項控罪。

各被告到庭的情況(詳看下圖)

+8

全案9名被告的答辯情況(詳看下圖)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