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到】 新春拜年 後輩要注意的五件事

撰文:劉淩鋒
出版:更新:

一提到拜年,年輕一代可能會想到「悶」、「煩」這些負面字眼,但拜年是否真的想像中令人煩厭?由女青家庭健康促進中心督導主任伍偉湛,向作為後輩的你,介紹拜年注意事項。他特別提到部份親友可能只是「一年一會」每逢農曆新年才見面,建議大家珍惜機會,讓長輩感到受尊重和重視。

去拜年前要做準備嗎?

 

要。若擔心與長輩沒有話題,其實可事先了解對方關心的事情,例如長者通常較關注健康,可事前準備一些健康小貼士,拜年時與他們分享,展現自己貼心的一面之餘,也有助打可話匣子。

 

另外,準備拜年賀禮時,宜先了解長輩的狀況,揀選貼心和合用的禮物,例如長輩患有糖尿病便不要送贈糖果。

入屋拜年怕悶,第一件事問長輩家中wifi密碼準備玩手機?

 

伍偉湛指,一到訪便詢問長輩Wi-Fi密碼、只顧低頭玩手機,都是不禮貌和不尊重長輩的表現。他建議一般拜年宜逗留至少45分鐘,時間太短或會顯得不尊重。若怕逗留太久會悶,可找與年紀相近的親友進行集體遊戲,例如玩撲克牌。

拜年一定要上門到親戚家?

 

不是。伍偉湛說,拜年活動不一定局限在家中,最重要是面對面溝通,所以約親戚外出用膳、看電影,也是一個好選擇;甚至簡單如上門到親戚家拜年後,和長輩外出散步,長輩也會很受落。

 

若親友遠在外國或因時間緊絀無法親自到訪,便要善用科技,例如打電話或透過視像通話「遙距拜年」,但盡量不要透過短訊拜年以顯誠意。

遇上長輩難題如何自救?

 

年輕人每逢拜年,最怕長輩「親切的問候」,每當被問及自身學業、工作薪酬、何時結婚生子等個人問題,均希望退避三舍。伍偉湛建議,遇上這類問題不妨禮貌婉拒,一句「哈哈哈」或者轉移話題,都是自救方法。

拜年逗利是後,就等於完成「任務」?

 

所謂「一次生、兩次熟」,其實與長輩或親友的關係不應只停留在拜年那段時間。趁拜年時拍張照,記下長輩的聯絡方法,把關係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