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疾折磨10年 病人叫停治療求解脫 護士拭淚回憶曾經不忍放手

撰文:朱海棋
出版:更新:

「我真係想走喇,你哋唔好再幫我喇」,彌留病人不願再受皮肉之苦,停止接受治療,見愛子最後一面就告別塵世。照顧她10多年的護士憶述時不禁拭淚,無能為力地目送生命徐徐流逝,但領悟到朋友終達彼岸不再痛苦,參透後便漸漸釋懷,「一個完結等如一個開始」。

「我哋真係唔想放手,希望去到最後一刻。」伊利沙伯醫院心臟科顧問護師陳妙貞投身杏林超過30年,每日遊走生離死別之間,閱歷豐富她的醫學知識,但無磨蝕她對生命的觸動。

10多年前,陳妙貞在護士診所認識了一位有心瓣問題的女士,她曾經做過開胸手術換心瓣,但心瓣隨身體及時間變化穿孔,血液倒流致血紅素有貧血情況,3次微創手術都無法填補穿孔位置,陳妙貞一直為她調較華法林等藥物。病人去年肺部受一般感染並發炎,部份身體指數波動,「初初入普通病房佢好有鬥志,話『我一定要出返去』,但係入深切治療部都真係頂唔順插太多喉。」

陳姑娘我真係想走喇,你哋唔好再幫我喇
有心瓣問題病人

她病情起伏持續10年,每次都可以捱過,但今次她不想再捱,「陳姑娘我真係想走喇,你哋唔好再幫我喇」,只望見兒子最後一面。陳妙貞坦言當刻悲痛莫名,而事實的確「乜都做唔到㗎喇,真係等時間過。」

醫護於是著手安排兒子做病毒檢測以便入病房探望,兩母子好好道別後,病人當晚11時心跳停頓,之後情況持續轉差一度彌留,「佢講嘢開始亂,話頸渴要飲水,其實啱啱先畀完水佢,佢話『無,你哋無畀水我飲』」,病人翌日早上7時病逝,終年60多歲,兒子都知道媽媽隨時離開,當晚通宵守候直到她撒手人寰。陳妙貞留意到,疫情下禁止家屬探訪病人,患者生存鬥志減弱,部份長期住院的病人更有被遺棄感覺。

陳妙貞是個眼淺的護士,曾經考慮不再跟病人建立深厚關係,免得徒惹傷心,但同事提醒及反思後,認為以「局外人」身份無法全身照顧病人,而且悟得「一個完結等如一個開始」,病人兒子照顧媽媽多年,「每次都係親自送佢過嚟輸血,之後急急腳去返工每次都係咁,屋企人都好辛苦,頻頻撲撲,夜晚又要趕住嚟睇佢」,病人自己都辛苦,現時毋須再承受皮肉之苦也是解脫。陳妙貞依然故我,繼續熱情地工作,每遇悲歡離合、心情鬱結時都會跟丈夫、同事分享,講得多就釋懷,其實人都是需要一個樹窿。

親身面對過死亡 更加明白病人

威爾斯親王醫院中央護理部高級護理主任廖日和2003年感染沙士,他表示確診後初期只有少部份肺部發炎,之後左邊肺部X光片「全花」,無法轉身、血含氧量下降,差一步就要進入深切治療部。他做過病人、面對過死亡,更加明白病人、家屬的心情,經常向同事分享照顧過一名原本是家庭經濟支柱的植物人,其太太跟一對子女幾乎風雨不改探望他。

廖日和強調醫護行業重視人與人關係,同理心是溝通基礎。(張浩維攝)

奇蹟沒有發生,病人幾年後都是離世,但廖日和之後在街頭重遇其太太一家,發現他們較以前開朗,「屋企人過身一定好唔開心,但係結束咗之後,佢哋可以重新開始、可以重新生活,我感受到佢哋比以前開心咗好多。」

另一個案是脊椎受傷病人,患者肩膊以下都無法活動、說話無力,家屬質疑醫護照顧不妥當,廖日和直言當時醫患關係不好,但該病人在醫院留醫超過10年後過世,期間完全無褥瘡,家屬後來放下情緒,言歸於好,「屋企人最後做咗一塊好大嘅牌送畀我哋(答謝),同埋依家有啲節目,佢哋住村屋會請我哋燒嘢食。」廖日和提醒後輩,病人有意外家屬情緒一定波動,醫護要理解,只要好好照顧病人,家屬一定會感受到,深信醫護講求人與人之間的聯繫,無法冷冰冰。

梁翠瑩為離世老伯抹身、換衫,只為尊重生命。(張浩維攝)

東區醫院婦產科病房經理梁翠瑩回顧工作初期,已經提醒自己對生命的尊重,當時有位伯伯肺部受感染,梁翠瑩全程照顧他,伯伯仙遊當日,「我好想照顧到佢最後一段路程,我放工之後留低直至病人過身,然後問護士長可唔可以幫伯伯做埋最後護理,抹身、換衫,係我人生好深刻嘅事」。

今日是國際護士節,三人多年來孜孜不倦、推己及人的服務精神,今年榮獲醫管局的嘉許獲頒傑出員工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