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動九龍東收地 電腦再生工場「被遷出」恐停運

撰文:鄧麗婷
出版:更新:

「無理由阻住地球轉」這句話,正好說出明愛電腦工場督導主任張振威面對工場將「被遷出」的無奈。無奈在,現址所在的九龍灣綜合回收中心僅短期租用,去留決定權不在自己;無奈在於,回收中心早已納入「起動九龍東」的規劃範圍,發展勢在必行;無奈在於,「土地問題」增加覓址困難,只可慨嘆發展與環保難以共存。

若工場明年二月底前仍未遷入新址,隨時被迫停運。屆時,每年將有約五千個家庭受影響,近十萬件被淘汰的電腦產件或流落堆填區。

位於九龍灣的明愛電腦工場,即將被政府收回用地,督導主任張振威近日四出找尋新址。(鄧麗婷攝)
張振威在頒獎禮上談到工場或要結束,不禁落淚,林超英上前安慰。(林超英fb截圖)

奪環保大獎背後 工場藏停運隱憂

 

上月的RoadShow「綠星級環保大獎」頒獎禮上,張振威連奪「綠星級環保大使」及「網上最喜愛綠星級環保有心人」兩個大獎,表揚他與團隊將數以十萬計被遺棄的電腦起死回生,再以低至100元一套的價錢賣給弱勢社群,每年惠及約有5,000個家庭,亦大大減輕堆填區負荷,為環保一直默默付出。

 

不過,得獎的風光背後,明愛電腦工場正面臨設立15年以來最大的營運危機。

我們的社會能夠提供一片土地,讓既減少垃圾又幫助弱勢社群的有心人繼續作出貢獻嗎?
天文台前台長林超英
工場位於九龍灣中心地帶,該地早被納入規劃發展。(鄧麗婷攝)

張振威表示,工場於2006年從黃大仙搬入九龍灣綜合回收中心,生產再生電腦的同時,亦見證周遭建築如MegaBox、啟德郵輪碼頭及「零碳天地」等落成,漸成地標,最後卻成為發展洪流中的犧牲品。他解釋,九龍灣綜合回收中心將被政府收回用地,作為「起動九龍東」的規劃發展,故工場不再獲競投現址的租用合約,最快需於明年二月底遷出。

工場每日回收的棄置電子產品多達8至10輛回收貨車的載貨量。(鄧麗婷攝)

覓新址處處碰壁 閒置地審批關卡多

 

「發展合理,但有安置就最好。」張振威表示,去年已知悉這個壞消息,過去一年亦四出找尋合適的新址,奈何處處碰壁。他表示,政府每個部門的資訊透明度不同,往往在覓得合適的閒置地時,才獲通知有某個政府部門已預留相關用地,就算找到可以用的閒置地,也要通過多重部門審批,甚至提交環評報告,需時一年以上,可謂「遠水不能救近火」。

較早前有公司向工場捐出1,500部棄置電腦。(鄧麗婷攝)

至於會否考慮進駐工廠大廈,張振威說:「(工場)每日都有十架、八架貨車出入」,擔心樓齡高的工廈未必可以負荷如此大的貨流量,而樓齡低的工廈租金則未必是工場可以承擔。他補充,工場回收所得的電腦大多來自中環、灣仔、觀塘、九龍灣及油尖旺等市區,若貿然將工場搬至屯門、大埔等新界地區,將大大增加物流成本,並不符合成本效益。

福利機構甚少發展成可以有市場份額的社會企業。
明愛電腦工場督導主任張振威
工場維修可重用的棄置電腦,再轉贈有需要家庭,不可重用的電腦拆件後賣給回收商,循環再造。(鄧麗婷攝)

工場處理全港1/10棄置電腦

 

張振威稱,工場由香港明愛自負盈虧營辦,採用「官商民協作」的形式推行電腦回收項目,即是政府提供土地、商業公司捐出棄置電腦、弱勢社群以廉價購入工場救回的重生電腦,若以回收貨車的裝載量估計,工場處理全港約十分之一的棄置電子產品。他不諱言:「福利機構甚少發展成可以有市場份額的社會企業」,指出前年三月至去年二月期間,工場回收88,000多件電腦及電腦周邊商品,而以廉價購入重生電腦及使用維修服務的家庭就多達4,900多個。他坦言,若今年八月仍未覓到新址,「電腦再生計劃」或要暫停,代表每年將有約5,000個家庭受影響,約9萬件電子產品或流落堆填區。

環保署回覆稱,九龍灣廢物轉運站自2005年起暫停廢物轉運服務,由於其土地用途尚待規劃,故署方在原址設立綜合回收中心,容納先導計劃或短期回收項目。發言人表示,回收中心並非恆久設施,場內的環保項目只以短期合約或租約形式推展,包括明愛電腦工場。他表示,當環保署須交回土地後,有關用地將不會繼續租出,強調署方一向支持明愛電腦工場的項目,並會在其覓地重置的過程提供支援。

回收中心現容納電子產品、廚餘等回收項目。(鄧麗婷攝)

用地作綜合商業發展 現有設施需搬遷​

 

發展局起動九龍東辦事處回覆稱,廢物回收中心和附近的政府設施自2012年起已納入 「九龍灣行動區」,建議作綜合性的商業發展。發言人表示,辦事處現正進行《九龍灣行動區發展規劃及工程可行性研究》,擬備發展計劃,並探討如何配合相關部門搬遷行動區內現有政府設施,預期可於今年底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