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嘉烈醫院荔景大樓花園將改建新大樓 4年後落成 工地平整已5億

撰文:鄭翠碧
出版:更新:

瑪嘉烈醫院荔景大樓於2001年啟用,提供268張住院病床,惟由於區內人口持續增長和老化,對醫療服務需求大增,醫院管理局遂決定將現時毗連的復康花園拆除及興建新大樓,並翻新舊大樓,日後兩座大樓的淨作業面積預計增加約2.8倍,總共提供840張病床。
不過,工地平整及地基工程將於今年第三季動工,料2025年才能建好新大樓,而前期籌備和工地平整等工程已經耗資超過5億元,未包括主要興建工程費用在內。

現時的荔景大樓樓高7層。

拆復康花園及變壓房 改建14層高大樓

九龍西醫院聯網總行政經理(規劃及發展)曾子充表示,2019年已開展籌備工作,料今年第三季可以啟動工地平整及地基工程,將現時位於荔景大樓旁邊的復康花園及變壓房拆除,再改造成一座有14層的大樓,料2025年落成,屆時便可把舊大樓的服務遷至新大樓,再翻新舊大樓,估計2026年竣工。

瑪嘉烈醫院荔景大樓將進行擴建工程,將現時毗連大樓的復康花園拆除及興建新大樓。 (張浩維攝)

多572張病床 大增2倍

曾子充指出,舊大樓淨作業面積是8,500平方米,而新大樓就有24,000平方米,故日後兩座大樓最少可提供32,500平方米的淨作業面積,比現時多2.76倍。目前荔景大樓只有268張住院病床和60個日間醫院名額,在工程完成後,便可額外提供572張住院病床和24個日間醫院名額,即分別增加2倍及40%。

現時荔景大樓的日間醫院僅服務老人科病人,日後會擴展至骨科病人。 (張浩維攝)

日間服務將延至骨科

瑪嘉烈醫院及北大嶼山醫院行政總監羅振邦稱,現時荔景大樓日間醫院服務對象僅限老人科,住院服務則只涵蓋內科、老人科及腦外科病人;日後日間服務將延至骨科,並盼住院服務可擴展至外科及骨科。

羅又指,新大樓將集中處理住院服務,增加不同類型的儀器,包括電腦掃描、超音波儀器,亦將設化驗室,以及打造智慧醫院,使用電子系統監測病人維生指數,利用AMR自主式智能機械人運送餐飲、床單、醫療文件。病房每層亦會設小型康復中心,方便病人毋須離開自己的病房樓層,也可接受復康治療。

羅振邦表示,現時荔景大樓病床佔用率大多接近爆滿,冀增建大樓後有助解決問題。(張浩維攝)

至於舊大樓未來就主要服務日間醫院病人,例如舊大樓的物理治療室本來是籃球場,樓底高,現時浪費了空間,將來會「一開二」,在中間加建一層,上層用作專職治療中心,下層就是日間醫院的一部分。院方亦會加強醫社合作,將部分活動轉介予社區的非政府機構,大樓集中提供較複雜的復康治療,引進更多大型和先進的儀器,例如使用VR技術的復康設備去做輪椅訓練。

現時葵青區已設有地區康健中心,羅振邦承認部分服務與荔景大樓重疊,會與康健中心商討,容許荔景大樓病人使用該中心的服務。

+17

未能確定主要工程需耗費用

羅振邦表示,現時荔景大樓病床佔用率大多接近爆滿,冀增建大樓後有助解決問題。而荔景大樓現時有十多名醫生和100多名護士,大樓擴建後預計需要增加約20至30名醫生和200多名護士,實際數字會視乎將來的醫療需求、服務模式等因素而定。

荔景大樓在籌備階段已花費1.04億元,當中有8,600萬元用於顧問費,另亦剛由立法會申請到4.84億元作工地平整之用,換言之,未正式興建新大樓便已花費5.12億元。羅振邦指暫時未能確定主要工程需再耗資多少元。被問到工程延遲動工之因,曾子充解釋,由於有議員希望新大樓能建得更高,需時到城規會申請放寬建築物高度限制。

曾子充表示,舊大樓淨作業面積是8,500平方米,而新大樓就有24,000平方米,故日後兩座大樓最少可提供32,500平方米的淨作業面積,比現時多2.76倍。(張浩維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