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移民為演劇 學好廣東話融入香港

撰文:余秋婷
出版:更新:

五年前的劉晨可以整天不發一言,不願與人接觸,亦屢遭歧視,今天接受訪問時,廣東話不算流利,卻滿有自信,全因投入話劇表演,改變他的新生,結交了香港土生土長的朋友們,亦立志成為演員,鞭策自己學好廣東話。有機構舉辦社區共融計劃,以音樂劇方式融合新移民及香港青年推廣社區共融。

劉晨(右)來港五年努力投入新生活,廣東話不算流利,不過說廣東話時則滿有自信。(余秋婷攝)

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早前獲社會投資共享基金資助186.2萬元,舉辦「DR. Youth」社區共融計劃,其中項目包括以音樂劇方式融合51位香港土生土長及新移民的青年,透過計劃讓他們彼此了解,讓新移民融入新生活,亦令本土青年都改變有色眼鏡。社區投資共享基金每兩年舉行頒獎禮,今屆頒發超過10個奬項,嘉許對發展社會資本有傑出頁獻的個人和機構,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為今屆得主之一。

整個音樂劇共51人參與,包括約17位土生土長香港青年及34位新移民。(受訪者提供圖片)

來港初期遭歧視 堅持以普通話交談

20歲的劉晨五年前來港,初時難適應新生活,不願學廣東話,可以整天不說話,不與人溝通, 即使到社區中心亦堅持以普通話交談,而朋友圈亦只限新移民。當時,阿晨沒有動力融入香港,亦屢遭歧視。曾經上體育課與同學打乒乓球時,誤把「打遠咗」說成「踢遠咗」,被同學們取笑,以致自信心更低落。

兩年多前,經社工鼓勵參加「DR. Youth」社區共融計劃,參與音樂劇排練初期,阿晨亦非常被動,經常坐在排練室外,頭戴耳筒,獨自聽音樂,要導師邀請才願上話劇課,直到第六堂,眼見旁人願意用心糾正他的廣東話讀音,花時間和心思,一字一句教他唸台詞,他始作反省,「想改變以前嘅態度,真正融入香港呢個地方」。

現時就讀中五的阿晨已經結交20多位在香港土生土長的知心友,喜慶時節亦會一起倒數;而計劃亦培養他的演藝興趣,立志成為演員,這個理想鞭策他要更用心學好廣東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