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祖堯領軍研大腸癌無創檢測方法 中大團隊獲國家自然科學獎

撰文:朱韻斐
出版:更新:

大腸癌是香港「頭號癌症」,近年病發率愈趨高企。中大校長沈祖堯自1997年開始,領導科研團隊在研究大腸癌的工作上耕耘20年,全球首次發現了多種大腸癌的發病機制、並研發了無創的糞便大腸癌診斷,以及揭示了有助治療癌症的基因等,今年獲頒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中大校長沈祖堯(中)及醫學院院長陳家亮(左二)領導的科研團隊,獲頒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朱韻斐攝)

全球首次發現11種大腸癌標誌物

現時主要靠大便隱血檢測大腸癌,但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指,當發現大便隱血時,癌症已到較晚期階段,團隊矢志研發能發現早期大腸癌的方法。沈祖堯解釋,腸道會釋放細胞進入血液和糞便中,形容像樹林落葉一樣,因此透過檢測血液和大便中是否有特定的大腸癌細胞標誌物,就可以無創地診斷病人是否患大腸癌,甚至能檢測到還未出現病變的息肉,有助更早期發現和治癒大腸癌和息肉。

該團隊早前全球首次發現11種大腸癌標誌物,2012年更首次利用標誌物發展了糞便檢測大腸癌的技術,技術正待內地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審批,料最快今年內推出市面。

新發現有助研發針對性藥物

研究團隊成員之一,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于君指,他們亦發現了8個大腸癌的抑癌基因,已在老鼠實驗上證實,注入有關基因可以抑制大腸癌細胞生長,為開發抑癌治療奠下基礎。研究團隊更發現了3種華人特有的大腸癌基因組突變。沈祖堯指,不同基因組突變對不同治療有不同反應,有關發現能助日後研發更具針對性的藥物。

2000年代前期,在亞太地區沒有任何國家會進行大腸鏡篩查,對大腸癌不予重視。沈祖堯說,研究團隊於2003年開始,領導亞太區15個地區進行研究,證實了區內大腸癌發病率高速增長,並在2007年制定亞太區大腸癌篩查指南後,令篩查更普及,現時日韓、台灣、新加坡等地已制定了大腸癌篩查。

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于君指,團隊發現了8個大腸癌的抑癌基因。(朱韻斐攝)

科研之路永不停歇,沈祖堯指,團隊未來會在更大的人群中進行大便檢測技術實驗,並研究有關檢測未來需要包含哪幾種的標誌物,以提高準確性。在公共政策方面,沈祖堯希望,港府將現時大腸癌篩檢計劃的涵蓋年齡,擴大至50歲以上,令更多人受惠;他亦期望,新一屆政府更大力推行醫療改革,特別是透過自願醫保計劃助疏導公營醫療的負擔。

研究團隊將繼續研究團隊更大的人群中實驗大便檢測技術。(朱韻斐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