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VS抗疫疲勞

撰文:01醫務所
出版:更新:

面對近日來得急且快的第五波疫情,醫院管理局本月初已重啟亞洲國際博覽館的社區治療設施,準備應付海嘯式驟增的個案。我早前到過亞博「探班」,了解一下這𥚃的病人出院的流程。眼見病人拖着一袋又一袋的「家當」出院,他們那種疲倦的面容,對比起一年前第二、三波時病人出院時面露喜悅和興奮,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撰文︰醫院管理局質素及安全總監鍾健禮醫生

這場戰疫打了接近兩年,大家出現抗疫疲勞的狀況,是很容易理解的。市民按本份時時刻刻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減少聚餐,每天都遵守著各項的防疫政策。若果不幸染疫,更要被隔離,莫講話出國旅遊散心,連有家也歸不得,慘況可想而知!話說回來,每位市民一旦被隔離,不論你平日何等富貴,身家如何豐厚,穿的、吃的、住的,也和普通人一樣,沒有選擇,人人平等。

公立醫院醫護人員站在抗疫最前線已兩年。

其中亞博出現的一幕,我的印象特別深刻。當其時,醫護人員正為病人處理出院的監察手帶和應用程式,向準備出院的病人解釋隔離令和在家隔離的注意事項。眼前突然出現一位高大健碩的中年男士,身穿皮外套打扮瀟灑,手拖高級行李箱,一看便會估他是平日彬彬有禮的高管人員,沒想到他因為不滿隔離的待遇而變得無理取鬧。同事請他把文件拿出來核對時,他卻從公事包把文件用力拋向同事面前!同事們面對此情此景,不但沒有動氣,反而耐心地跟他講解,盡力安慰他,我在旁邊看着,心裡想着兩個字 —「專業」。

其實抗疫疲勞,又何止一般市民?站在抗疫最前線的一群醫護人員,他們每日都承受著抗疫帶來的工作壓力,譬如近日因應第五波疫情的出現,急症室及普通科門診工作的醫護人員便需要每日一檢,於上班前進行COVID-19快速抗原測試,以防院內感染。

同時,前線同事亦忙於調配人手,密鑼緊鼓準備即將在普通科門診為市民接種復必泰或科興疫苗,以加快市民接種疫苗的速度。早前疫情來襲之際,一班醫護人員同心協力迅速地開辦好社區隔離設施、社區治療設施和社區疫苗接種中心等等。每一位醫護人員除了應付日常醫院工作之外,還作好隨時入伍上戰場與病毒對抗的心理準備。

這就是我想說的「專業」,醫護穿上制服時,站在抗疫最前線,肩負起保護市民的使命;雖同時承受著家庭、工作和社會壓力,但他們沒有氣餒,反而更用心、更落力去打這場仗。據我所知有醫護細心為病人設想,在許可的情況下,盡可能安排分散於北大嶼山醫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和社區治療設施的確診家庭成員,集中於同一地方接受治療,讓他們能一家團聚,專心養好身體。亦有醫護人員不計較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四出打電話,為符合出院條件的病人「撲」檢疫酒店,希望病人能盡快找到容身之所。

凡此種種,皆說明了醫護人員那份「專業」的態度和無私奉獻的精神,他們忙於醫治病人時,也不忘關顧病人的心理健康。我由衷地佩服同事在疫前疫後都是那麼的「專業」,Salute to you all!

近日有專家預測疫情可能接近尾聲,我希望這是 2022年最準確的預測,但黎明前往往是最黑暗的,看到 Omicron 變種病毒令世界各地確診人數創新高,大家要作好準備,面對這黎明前的黑暗,保重身體,也要留意自己的心理狀況,當精神上感到喘不過氣來時,記得找人幫忙,千萬別讓自己倒下來!

《香港01》「01醫務所」與醫院管理局合作,逢星期三刊登由醫護人員撰寫的專欄《園遊。杏林》。

「杏林」出自三國時代名醫董奉的故事,後世以「杏林」稱頌醫護,四位來自醫管局的杏林中人帶領看倌園遊杏林大觀園,透過文字細數杏林人、杏林事,分享箇中點滴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