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顫動無病徵 可隨時猝死 醫生倡定期儀器測心律

撰文:黃卓然
出版:更新:

心房纖顫(房顫)是常見都市病,可至嚴重中風,甚至死亡,大部分房顫病人完全無病徵,因此此症亦有「隱形殺手」之稱。
坊間有不同儀器聲稱可檢測房顫,港大醫學院最新研究,針對其中一種名為「振盪式血壓監察器」研究,發現其準確度大概有8成。有關儀器操作簡單,與一般血壓計無異,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臨床助理教授陳栢羲建議高危者,每日應檢查1至2次,如發現問題盡快求醫。

蕭頌華(右)表示,估計本港約有5.5萬至7萬名房顫患者。(黃卓然攝)

港大醫學院聯同醫管局港島東聯網,於2014年9月至2015年1月進行研究,為聯網內2052名65歲以上病人,分別做振盪式血壓監測、心電圖式血壓監測器及傳統心電圖,測試病人是否有房顫問題,從而比較2種儀器的敏感度。參與測試病人本身患有糖尿病、血壓高等疾病。

結果發現,1.17%即24人確診房顫。以心電圖式血壓監測器結果,確診者中只有16人被測出有房顫問題,準確度約為66%,11人被驗出假陽性,即無病者被當成有病。而振盪式血壓監察器,確診者中則有20人被測出問題,準確度約為8成,27人被驗出假陽性問題。陳栢羲分析數據指,儀器敏感度提升,相對假陽性機會亦會增加。他建議高危者即65歲以上人士,每日應檢查1至2次,如發現問題盡快求醫。另外家庭醫生亦應為高危人士檢查。

房顫可致嚴重中風

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臨床教授蕭頌華補充,估計本港約有5.5萬至7萬名房顫患者。外國研究顯示,10至20%患者無病徵,估計實際數量可能多達一半無病徵。他說,房顫可以在左心耳口出現大血塊,血塊可堵塞主要血管致嚴重中風。房顫引起中風由於血塊較大,常見較糖尿病、高血壓引起中風嚴重。中風一年死亡率達25至50%,一半病人自理能力嚴重受影響,因此及早發現問題,給予預防中風藥物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