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逾半碟頭飯麵高鈉 味菜排骨炒麵最鹹 一碟超全日上限

撰文:潘希橋 李慧妍
出版:更新:

炒牛河、火腩飯等等「碟頭飯」是普羅大眾的醫肚恩物,原來美味背後隱藏鈉超標危機。消委會測試10款,共100個樣本的本地常見碟頭飯,發現有近半數,光是一碟的鈉含量已超全日攝取上限,其中味菜排骨炒麵排榜首,而枝竹火腩飯則最低鈉。

消委會為十款碟頭飯作測試,發現當中逾半鈉含量超標。(李慧妍攝)

碟頭飯在本港餐廳食肆隨處可見,由於價錢較大眾化,分量款式多又齊,成了不少市民外出用膳的選擇。消費者委員會與食物安全中心合作測試10種共100款,較受歡迎的碟頭粉麵飯,發現當中逾半鈉含量,遠超世界衞生組織建議,每日2000毫克的攝取量上限,其中最高一款超出世衛建議的每日攝取量近三分之一。

測試當中,味菜排骨炒麵超標最高,最高每100克便含600毫克鈉。干燒伊麵緊隨其後排第二位,每 100 克含 410 毫克。另外,肉醬意粉、乾炒牛河、焗豬扒飯和福建炒飯都屬於「高鈉一族」,平均鈉含量超過300毫克。而枝竹火腩飯則榮登「低鈉之選」,在10種飯款中含鈉最少,每100克只有230毫克,按《食物及藥物 (成分組合及標籤)規例》的定義,可視為「低鈉」。

其中乾炒牛河、福建炒飯及肉醬意粉等均屬鈉含量較高的菜式。(李慧妍攝)

研究又檢視預先包裝的咖喱牛腩飯、焗豬扒飯及肉醬意粉營養標籤,發現絕大部分鈉含量均高於世衛建議每日鈉攝取量三分之一。

走汁即變少鹽 最多減過半

消委會指,醬汁是左右食物鈉含量元兇之一,假如一碟叉燒飯「走汁」,鈉含量能大減26%-56%,建議食客養成「少汁」甚至「走汁」的習慣,又鼓勵業界使用含鹽量較低的食材,並以獨立器皿盛載醬汁及餸菜,讓客人自行添加。消委會以味菜排骨炒麵的測試結果為例,指最高和最低鈉含量,數值相差超過4成,反映即使味菜屬醃製食品,只要改良食譜,亦無礙降低菜式鈉含量。

長期攝鈉過量 易致高血壓慢性疾病

食物安全中心首席醫生(風險評估及傳達)楊子橋表示,45款碟頭飯進食一碟,鈉攝取量已接近甚至超過每日攝取限量,不過以每份走汁叉燒飯為例,可減少逾四分之一至一半的鈉含量,而避免進食全部剩餘餸汁,可減少的鈉攝入量超過世衛每日建議的攝取限量四分一(28%)。他續說,市民長期攝取鈉含量超標,容易患上高血壓或慢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