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成自閉症學生焦慮 初小生焦慮度「拍得住」高小

撰文:何敬淘
出版:更新:

一宗自閉症學生懷疑在學校遭受欺凌的事件,再次喚起社會對這群學生的關注。有調查發現,自閉症學生除了面對不善與人溝通、社交的困難,有3成更面對焦慮問題,即使小一、二生,焦慮程度已「拍得住」小五、小六生。

協康會發表問卷調查結果,有3成自閉症學生有輕度及中度焦慮,需要家長、教師以及專業人士介入。(何敬淘攝)

協康會在今年2月,以問卷調查方式成功訪問了250名就讀主流學校的自閉症學生,當中有輕度或中度焦慮的學生,各佔17%,他們焦慮的持續及對社交和生理的影響達至一個需要介入的級別。

精神科專科醫生曾韋僑表示,自閉症患者的確較易有焦慮症,而較年幼的自閉症患者如果受焦慮困擾,一般都傾向心理輔導,以認知行為治療。

吳太(圖左)希望有專業輔導,幫助減輕兒子的焦慮。(何敬淘攝)

吳太的兒子就讀小一,是其中名同時患有自閉症及焦慮症的學童。他K2時確診有自閉症,在K3時曾因焦慮問題而不願上學,會嘔、會失眠,更經常發夢「被老師鬧」;如今升上小一後,雖然初期有好轉,但近來問題再次惡化。

吳太指兒子仍然在輪候政府的輔導服務,現時自費在坊間購買輔導服務,但她認為現時坊間的輔導集中在社交和言語治療,並沒有針對自閉兒童易有焦慮的需要。

協康會教育心理學家羅婉萍表示,正向的教育對紓緩自閉症學生的焦慮情況有幫助。(何敬淘攝)

自閉生最憂得不到好成績
協康會教育心理學家羅婉萍表示,「有自閉症的小一、小二生的焦慮程度已經拍得住小五、小六生。」協康會的調查反映,初小學生最擔心的,是得不到好成績及怕自己做錯,而高小生最擔心未來及擔心得不到好成績。

羅婉萍指,試過有一個自閉症學生,平日很乖,交齊功課,「但老師話其他小朋友,他都會驚埋一份。」該同學的焦慮,令他每天在學校門口都會作嘔,後來校方讓他在上學後,先找個地方坐下來才上班房,再加上其他形式的心理輔導,情況才慢慢好轉。

自閉生的焦慮情況需關注
羅婉萍認為,教師可以多留意有自閉症學生的需要,觀察學生有否出現焦慮的症狀,例如常見的身體不適(肚痛、頭痛),不交功課和不上學,除了為有需要的自閉症學生提供功課調整和社交技巧輔導,平日教學上,也針對同學做得好的地方多作鼓勵,而不是批評學生做得不好的地方,以減輕學生面對的壓力。

協康會未來將會開展全新的「有『招』無慮」計劃,以個別及親子小組方式,幫助自閉症學生預防及處理焦慮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