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保局夥本港五銀行分擔承保風險涵內地民企 助港商進軍內銷市場

撰文:陳淑霞
出版:更新:

香港出口信用保險局宣布,將推出試行計劃,與本港五間銀行合作推動一項「中國內銷風險分擔安排」,包括中銀、東亞、星展、恒生及滙豐。新安排下,雙方將平均分擔承保中、港、澳買家,特別是內地非上市民企買家的信用風險,每個買家集團的最高信用限額為1億元,整個計劃限額初步訂為100億元,適時將再作檢討調整。
香港信保局總監趙民忠表示,新安排可助港商拓展內銷市場時無後顧之憂,他期望受惠港商越多越好,但現階段未能推算實際數字。

香港出口信用保險局宣布,將推出試行計劃,與本港五間銀行合作推動一項「中國內銷風險分擔安排」,包括中銀、東亞、星展、恒生及滙豐。(陳淑霞攝)

香港信保局將與中國銀行(香港)、東亞銀行、星展銀行(香港)、恒生銀行及滙豐銀行合作,相關銀行在收到出口商的信用保險或出口貸款的申請後,會與香港信保局分享內地非上市民企買家所作的信用審核結果。

雙方會共同承擔該買家一半的壞帳風險,每個買家集團的最高信用限額為1億港元;整個計劃限額初步為100億元,並將適時據市場反應及風險情況檢討額度。

趙民忠表示,中國內地是信保局最大的受保市場,與美國市場分庭抗禮。過去十年,中國內地買家的承保額已翻4倍至286億元,產業方面,以半導體等電子零件佔最多,另成衣亦穩步增加。

趙民忠表示,新安排可助港商拓展內銷市場時無後顧之憂,他期望受惠港商越多越好,但現階段未能推算實際數字。(陳淑霞攝)

他說,信保局支持香港出口商進軍內地市場,亦一直積極制定不同措施,進一步提高承保能力。趙民忠續指,不論是內銷或出口,香港出口商均需面對市場客戶的信貸風險,特別是拓展內銷時,要面對與傳統出口市場不同的交易對象,港商需做好相應風險管理,了解內地客戶的業務情況。

他表示,內地上市公司披露財務狀況及數據資料齊全,對港商及信用保險公司而言較易處理其信貸風險,惟不少有規模的內地民營企業,其信貸及財務披露稍遜,令信用保險公司承保時挑戰增加。

趙民忠指,本港銀行界有為兩地工商客户提供流動資金,支持實體經濟穩步發展,對國內民企運作有一定認識,信貸管理上亦秉承謹慎原則,在風險管理方面保持良好紀錄,信保局遂主動提出以優勢互補的大前提下,增加港商發展內銷市場的支持,經多月初磋商後,終達成共識。

他說,是次新安排的對象,主要是銀行的內地非上市民企客戶,因銀行對其信貸相關資料已有掌握,銀行會對買家進行內部信用評估,敲定合敵的信用保險額度。信保局明白銀行業對客戶資料的保密原則,不會要求分享敏感資料,只會作簡單的負面資料調查,以確定銀行提議的信用限額。信用限額批出後,雙方會共同監察買家的風險變化,一旦需要賠償,雙方會各承擔一半損失。

趙民忠說,龐大的內地市場已成全球商家必爭之地,港商亦摩拳擦掌,粵港澳大灣區正是最佳跳板,相信今次安排可助解決內地民企買家承保力不足問題,助出口商更放心進軍內銷市場,銀行可增加貿易融資業務,達致三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