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卡病毒】防護中心:曾赴病毒區者 與懷孕女伴性交須戴套

撰文:周潔媚
出版:更新:
梁挺雄醫生(右)及鍾世文教授(左)展示有關寨卡病毒感染的宣傳海報。(衞生署圖片)

寨卡病毒蔓延全球多國,國際都市旅遊頻繁,香港出現外地傳入個案的風險高。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轄下,傳病媒介疾病科學委員會(科學委員會)今日召開會議,提出數項寨卡病毒感染防控策略。

赴巴西奧運選手要提防

科學委員會提出6項建議,其中一項是預防性接觸傳播,可能出現不良懷孕後果的特別建議。從受影響地區回港的男士應停止與懷孕女伴發生性行為,否則應於整段懷孕期內使用安全套。如女伴有機會懷孕,應使用安全套至少6個月。從這些地區返港後亦應延後捐血。上述措施可防止經性接觸和輸血傳播。

此外,衞生署一直與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以及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定期聯繫,為分別前往參與奧運會和殘奧會的人員提供旅遊健康建議。署方亦透過體育專員與香港體育學院保持溝通;將於三月為運動員和隨團人士安排簡介會,講解最新疾病資訊和健康建議,讓他們在出發前為預防寨卡病毒作準備。

香港傳入風險高

科學委員會指出,寨卡病毒的地域分佈逐漸擴大,如有合適環境供蚊滋生和繁殖,或出現全球大流行。國際旅遊頻繁,香港出現外地傳入個案的風險高。由於病人感染後沒有病徵的情況十分常見,可能傳播寨卡病毒至人類的白紋伊蚊,於本地亦非常普遍,故一旦香港出現外地傳入個案,將有進一步傳播風險。此外,人類精液發現寨卡病毒,經性接觸的傳播亦已確認,寨卡病毒可能經輸血傳播。

臨牀方面,雖然有關寨卡病毒可引致神經系統疾病(包括小頭畸形及吉‧巴氏綜合症)的分析至今僅有環境證據,但越來越多臨床和流行病學數據強烈懷疑寨卡病毒與這些疾病的因果關係。鑑於目前未有預防疫苗,故控制病媒和防止高危人士如孕婦被蚊叮是為主要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