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湧港鐵站 張欣宇倡電動擋水板取代人手裝板 工會籲檢討指引

撰文:呂穎姍
出版:更新:

香港經歷世紀黑雨,黃大仙港鐵站嚴重水浸,更流至行車隧道。據當時照片及短片可見。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副主席張欣宇表示,港鐵站現均設有擋水板,防止雨水湧入地鐵站,惟全部都是人手操作,如遇上大雨洪水湧入,即難以即時放置擋水板。

張欣宇建議,港鐵可改在最高風險水浸的港鐵站設電動擋水板以防止同樣事件發生。有港鐵工會認為,港府應與公共機構盡早溝通,助其及早掌握天氣情況,快一步作出相應措施預防水浸。

▼9月8日 港鐵人員清理黃大仙站泥濘▼

本港周四晚起遇上百年一遇暴雨,多區頓成澤國,其中黃大仙地鐵站水浸情況嚴重,洪水湧入地鐵站後下流至行車隧道。據當時的照片及短片可見到,隧道水浸已達胸口位置。

翻查資料,過往各地都有不少涉及鐵路的意外是因為嚴重水浸而列車無法在隧道行駛,死傷慘重。2021年7月鄭州地鐵5號線水浸事故,當時雨水衝垮五龍口停車場擋水牆灌入行車隧道所致的嚴重水浸事故,官方稱事故造成14人死亡、5人受傷。

張欣宇建議,港鐵可改在最高風險水浸的地鐵站設電動擋水板以防止同樣事件發生。(資料圖片/馮子健攝)

張欣宇表示,現時港鐵地鐵站均設有擋水板,防止雨水湧入地鐵站,惟全部都是人手操作,加上一塊塊的擋水板需慢慢組裝,以黃大仙地鐵站早前的情況為例,如遇上大雨洪水湧入隧道,即難以即時放置擋水板,「水流咁急其實落唔到。」

他建議,港鐵可在水浸最高風險的港鐵站出入口設電動擋水板,如黃大仙、柴灣及上水等,可遙控控制擋水板上升。他表示,過往電動擋水板穩定性不高,但隨著科技發展,不少火車站及電廠都有使用電動擋水板,而一旦洪水湧入站內很難清走,故及早擋著水進來是最有用的方法,「無嘢可以同大自然對抗。」

被問到現時港鐵有否訂立面對災難性洪水的一些指引,張欣宇指出,以其了解,在數年前港鐵已有訂立,但主要則集中在車務方面,特別在一些高危車站中訂立,什麼情況要停運及關站,而今次港鐵的職員是做得很好,「(當時)停咗,係救佢哋一命。」

香港鐵路工會聯合會主席林偉強指不滿今次薪酬調整,故在會議中提早離場。(資料圖片/何瑞芬攝)

香港鐵路工會聯合會主席林偉強則表示,現時港鐵有簡單指引與員工交代暴風雨情況,但如像今次般有洪水湧入則沒有任何指引。不過,他指今次是偶發事件,難為每個極端情況也訂指引,「大家都係經據經驗去做。」他慨嘆,港鐵人手青黃不接,加上人手不足,在面對緊急事件難以迅速應對。

港鐵總工會理事長黃達雄指,港鐵站水浸情況在20多年前於北區發生過一次,認為現時港鐵在水浸方面指引只是「有限度式」,認同可以檢討,另外,政府亦應與公共機構有盡早的溝通,以助其及早掌握天氣的情況,快一步做出相應措施預防地鐵水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