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報中華民國紀年被消失 展覽被質疑自我審查  康文署致歉

撰文:黎梓緯 梁煥敏
出版:更新:

康文署轄下音樂事務處舉行40周年展覽,當中有展板展出《華僑日報》剪報,惟報上原印有的「中華民國六十六年」字眼消失,被指政治審查。有立法會議員批評署方不尊重歷史,『未到2047年就已經連「民國」一字也容不下』。
康文署回覆時辯稱展覽人員為遷就展板設計,故裁去有關字眼,強調無任何政治考慮。但署方檢討事件後,認為做法不恰當,亦未充份尊重歷史文獻的真實性及完整性,就事件致歉,將盡快安排更正有關展板。

音樂事務處正在北葵涌公共圖書館舉行巡迴展覽。(梁煥敏攝)

音樂事務處在今年4月至12月舉行40周年巡迴展覽,現正在北葵涌公共圖書館舉行,展覽主要介紹音樂會事務處40年來的發展,亦有展出過往傳媒報道,惟該處其中一塊有《華僑日報》剪報的展板出現問題,報上日期欄原印有「中華民國六十六年」的字眼消失,只餘下「公曆一九七七年九月廿一日」一行字,被質疑是政治審查。有現場職員表示展板由宣傳部負責,展示前曾粗略看過內容並未察覺資料有任何問題,職員續指未收到任何讀者或部門要求除去有關展板內容的消息,暫時會繼續展出有關內容。《香港01》亦正向康文署了解事件。

立法會議員鄺俊宇批評康文署不尊重歷史,指不論署方對「中華民國」的稱謂有何意見,展覽作為呈現史實,不應作出塗改。鄺認為署方自我審查越趨嚴重,表示歷史圖片亦作刪改,『未到2047年就已經連「民國」一字也容不下』,對情況感可悲。鄺表示會去信康文署及要求立法會民政事務委員會跟進事件。

展覽上的剪報(圖左),日期一欄原印有「中華民國六十六年」的字眼消失,圖右為《華僑日報》當年版面。(左:梁煥敏攝、右:香港公共圖書館多媒體資訊系統)

康文署:基於版面設計 無政治考慮

康文署回覆辯稱,負責策劃展覽的人員為遷就展板設計及避免將該則剪報縮小,故裁去右邊版面,將「華僑教育」連同其上方的「中華民國六十六年」字眼一併裁走。署方亦指,載於音樂事務處網頁的《工商日報》剪報的標註同樣是為了版面設計的原因作出類似剪裁。署方表示有關人員所作以上改動純粹是考慮版面設計,完全並無任何政治考慮。

康文署指在檢討是次事件後,認為剪裁歷史報紙原版面的做法並不恰當,亦未充份尊重歷史文獻的真實性及完整性,就事件表示歉意,又表示音樂事務處會盡快安排更正有關展板及網頁。

康文署已非首次因刪除字眼而被質疑自我審查,去年3月,劇團「糊塗戲班」在荃灣大會堂演出舞台劇《惡童日記第三部曲之第三謊言》,場刊由康文署印製,署方職員口頭要求其中一名監製羅淑燕的學歷「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須刪除「國立」二字。事件惹來批評,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其後回應時,僅指會檢視署方與藝團在交流溝通上的協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