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A遺禍】小一補充練習程度深考起議員 直言短期內難解決

撰文:何敬淘
出版:更新:

《香港01》統計市面上三間出版社的中文補充練習,發現閱讀理解篇章字數明顯增加,在英文科方面,有老師認為補充練習愈來愈多元化,貼近生活而有許多新的詞彙;數學科則經常出現「超班」題目,形容是「小一課題、小三能力」。
題目「超班」,連議員亦錯估,事實上,目前教育局對學校常用的補充練習零監管,有議員認為問題難以短時間內解決,盼望擱置小三BCA是初小教育重回正軌的第一步,長遠漸漸減少學校「拔苗助長」的風氣。

市面上的補充練習眾多,即使是同一間出版社,一個科目都有不同類型的補充練習。(何敬淘攝)

網上的家長群組,不時都出現批評功課題目過深的帖文,當中不少被批評的題目都是來自補充練習。而事實上,本港不少小學都有訂購補充練習的習慣,教協在2015年的調查,逾9成學校有為學生訂購中、英、數三科的補充練習。

不同黨派的議員都關注補充練習愈來愈深,擔心過深的練習影響初小生正常發展。(資料圖片)

議員都估錯練習程度
除家長外,議員近年亦關注情況,記者將來自同一間出版社,一份2002年的小三閱讀理解,和一份2011年的小一閱讀理解,找來不同黨派的議員,嘗試分辨深淺程度。當中梁美芬、葉建源和楊岳橋都估錯,以為2011年小一閱讀理解解屬小三。

雖然羅冠聰和邵家臻猜對,但他們都認為小一練習的題目過深。

數學老師:補充題目相當刁鑽

東莞工商總會張煌偉小學數學科主任蕭念達就指出,近年的數學補充教材多了插圖和應用題目,與以往著重單純計數不同,明言市面上補充練習良莠不齊,難以一刀切形容是否變得愈來愈深,但留意到補充練習不時有「超班題目」,「好似時間和星期,他們(出版社)會轉個大彎問,要你數前後幾日,這一種理解能力,小三學生做是可以,但對小一學生來言是太難,根本沒需要。」

記者期後到書局查看市面上的數學補充,的確隨手就在小一補充中看到類似的題目。

過去TSA的題型,對初小生有難度的逆向題目,幾乎見於所有近年出版的補充練習。(何敬淘攝)

補充練習無規管

目前教育局對學校使用的教科書,設有「適用書目表」,列入當中的課本之內容和組織編排等方面均經教育局審閱和接受。反而現時補充練習幾乎不受任何規管,雖然不少都聲稱是根據教育局制訂定的指引,但是否符合相關指引,吻合該學習階段的能力要求,只有出版社一方的「自說自話」。

​教育局:學校須謹慎地選擇教學資源

記者向教育局查詢,會否考慮對學校常用的補充練習設立一定程度的監督,局方就表示一直透過不同渠道,如學校通函、教師研討會和學校探訪等,提醒學校須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需要和能力,並運用專業判斷,謹慎地選擇課本和學與教資源。

議員:問題難以短期內解決

不同黨派的議員都關注補充練習愈來愈深的情況,但直言問題複雜,難以一時三刻解決。其中經民聯議員梁美芬指「現時不只有愛操練的怪獸家長,也有愛操練的怪獸學校」,認為過深的練習會打擊小朋友的自信和學習興趣。

香港眾志議員羅冠聰認為問題與教育制度追求精英有關,「但大家都知道社會上屬精英的人只屬少數」,為求培育尖子,犧牲了絕大部小朋友的童年。

對於解決此問題,公民黨議員楊岳橋坦言要平衡出版自由,「但不可以被補充練習好似黃河缺堤般衝擊小朋友的童年」,直言教育局應與學校溝通,釐清購買補充練習的意義。

教育界議員葉建源就認為,只要教育局擱置小三BCA,並阻止相關的操練誘因重臨,可以令前線教師鬆綁,「有心的教師應該可以慢慢移除過往TSA帶來的壓力」,但教育局和學界須長期監察學生面對的壓力會否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