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磡塌樓】五月接失修舉報屋宇署僅勸諭 六月倒塌 議員批失職

撰文:黎靜珊 黃偉民 鄧麗婷 魯嘉裕 陳蕾蕾
出版:更新:

睡夢中床架差點隨露台倒塌,兩漢生死一線!紅磡機利士南路50號唐二樓露台今(21日)凌晨突然塌下,屋宇署早上派測量師到場視察,稱樓宇情況屬「局部失修」,強調沒即時倒塌危險。署方下午派員清拆塌下的一樓露台,以及為二、三樓露台作臨時支撐工程。
該署傍晚的書面回覆時自揭,署方今年5月曾接獲該樓宇失修舉報,派員到場視察後發現失修,但整體樓宇結構無明顯危險,故向業主發出勸諭信。但一個月後即發生塌樓事件。另外,肇事唐樓的大業主是恒地,該公司透過「田生地產」回覆指,對事件感到遺憾,會即時調動單位予受影響居民暫住。

高級屋宇測量師黃國屏視察後表示涉事樓宇沒有即時倒塌危險。(黃偉民攝)

紅磡機利士南路50號塌樓意外,屋宇署評估後認為,樓宇結構沒即時危險,在警方協助下疏散機利士南路46號及48號一棟唐樓。屋宇署高級屋宇測量師黃國屏上樓巡查後解釋,樓宇情況屬於「局部失修」,樓宇有鋼筋生鏽,主要是露台局部結構倒塌,並「拉到二樓(唐三樓)露台牆身」,希望在一兩日內由承辦商拆除危險部分,強調沒有即時樓宇倒塌危險。

他指出,旁邊樓宇沒有即時危險,只疏散旁邊機利士南路46號及48號一棟唐樓居民,居民現時已經全部離開,未能確認是否與經營劏房有關。而據居民透露,肇事單位有五戶人家居住,被劏五間房。

屋宇署:5月接失修舉報後曾視察

屋宇署傍晚書面回覆指,接獲警方通報後即派員到場視察,發現樓宇一樓、二樓及三樓露台位置有結構危險,需作緊急清拆及臨時支撐工程,其餘地方並無發現即時危險,樓宇整體亦無倒塌危險。署方已臨時封閉大廈地下、一樓、二樓及三樓,由政府承建商緊急清拆一樓露台,以及為二、三樓露台作臨時支撐工程,預計工程明日(22日)完成,受影響居民獲安排到紅磡社區會堂暫住。至於有關該樓宇一樓石屎露台倒塌的原因,屋宇署將作進一步調查。  

發言人指,署方今年5月曾接獲有關該樓宇失修的舉報,派員到場視察後發現失修,但整體樓宇結構無明顯危險,故向業主發出勸諭信,敦促盡早修葺。根據記錄,該樓宇曾出現失修,故屋宇署曾於2009年發出修葺令,但業主未有遵從,故署方翌年委派合約顧問公司及政府承建商代為修葺,並向業主追討有關工程費用,工程於2011年完成。

立法會議員黃碧雲昨晚在會上質疑:「屋宇署維持的安全水平係咪淨係限於成棟樓會唔會冧?」(資料圖片/魯嘉裕攝)

屋宇署:做法恰當「做咗嘢」

民主黨在晚上召開居民大會,對於屋宇署在五月已收失修投訴,但只發勸喻信了事,立法會議員黃碧雲在會上質問署理屋宇署有關處理手法。屋宇署總屋宇測量師梁志添回應指,署方五月檢查唐樓,發現一樓露台底部有裂縫,亦發出勸喻信要求業主維修,做法是恰當及「做咗嘢」。

黃碧雲再質問,部分無良業主對署方信件視而不見,是否要叫居民返回唐樓居住?會如何保障居民生命?梁指涉事唐樓現時沒有倒塌危險,結構安全,進行臨時支撐工程後,居民可以返回唐樓,他強調業主有責任再詳細檢查及維修,如業主不維修,署方或會根據建築物條例發出檢查命令,強制業主進行檢查。

黃碧雲:應檢查區內60年樓齡舊樓

黃碧雲會後指屋宇署說法離譜,五月說樓宇沒即時危險,六月便發生事故,「屋宇署維持的安全水平係咪淨係限於成棟樓會唔會冧?」她又批評屋宇署執法不力,僅對業主出信勸喻,就算業主不維修,署方卻仍需隔一段長時間先再巡查及跟進,反映署方執法不嚴,令意外發生。黃又批署方於事後仍不承諾為涉事機利士南路樓齡60年以上舊樓進行檢查,她認為署方由法例以至執行均需作全面檢討,又指明天將約見屋宇署副處長深入討論有關問題。

紅磡機利士南路2至50號(雙號數)已由恒地收購了八成或以上業權,部分已提交強拍申請。(恒地2016年年報截圖)

恒地子公司擁八成以上業權

翻查資料,涉事唐二樓1956年起由陳姓業主持有,樓齡已達61年。經多次轉手,在2012年,由「科美發展有限公司」以作價6,000多萬收購唐地下至唐五樓。早在2011年,科美發展有限公司已用570萬購入唐六樓,逐步收購全楝唐樓。該公司董事包括恒基兆業執行董事郭炳濠及恆基兆業董事局副主席李家誠。根據恒地年報,公司擁涉事唐樓八成或以上業權。

出事大廈去年的地舖為田生地產。(Google街景圖)

田生代回應:好遺憾

「田生地產」以涉事唐樓業主的代理人身分回應指,大廈單位有些出租,有些自住,代理人一直有作一般巡查及維修,對唐二樓露台倒塌一事感到「好遺憾」,已即時派員到場提供協助,並調動單位予受影響居民暫住。

受影響居民包括大學生

庇護中心內暫時有11男2女,年齡約3至64歲,當中有9名學生,包括理大學生及兩名小童。民政事務處已安排向災民簡單設施,會提供水、杯麵、毛氈,並會繼續開放予有需要災民。

九龍城50年以上舊樓多達逾千幢

2010年1月29日,馬頭圍道45號J發生塌樓事故,屋宇署3日後展開特別行動,巡查全港共4,011幢樓齡達50年或以上的舊樓。當時地區意見認為九龍城區有不少舊樓需要重建,當中包括紅磡馬頭圍道、黃埔街、必嘉街、寶其利街、機利士南路、曲街、差館里一帶,而是次塌露台的樓宇正位於機利士南路。

九龍城區面積約1,000公頃,分為四個分區,包括土瓜灣、龍塘(即九龍城及九龍塘)、紅磡及何文田。根據屋宇署2010年發表的《樓齡達50年或以上樓宇的巡查報告》,擁有最多樓齡達50年或以上私人樓宇的地區為九龍城,達到1,088幢,佔了全港四分之一;就樓宇修葺的需要而言,九龍城亦最為嚴重,當時有320幢樓宇需要緊急維修及有較明顯欠妥之處。然而,有關巡查報告事隔7年,「九龍城市區更新地區諮詢平台」2011年公布的報告曾指出,九龍城樓齡介乎30至49年的樓宇也有1,771幢,加上近年九龍城重建項目不多,換言之現時區內樓齡達50年或以上的私樓數目應遠超1,088幢。

點此觀看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