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周報社論】預算案後迎兩會 民生緣何獨憔悴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近期不少關係香港社會走向的要事接連發生,包括中央正式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而隨着全國兩會召開在即,香港政界代表亦紛紛就本地問題向中央遞交提案。不過,新一份預算案悶懨懨無新意,只讓市民看到政府官僚做事因循苟且;對大灣區規劃綱要放錯焦點所萌生的憂慮,以及港區代表兩會提案裏流露的自欺欺人心態,讓人不得不對本港建制與民主兩陣營的論政參政生態齊聲扼腕搖頭。當經濟前景轉趨不明朗,所謂的精英階層卻如此短視「離地」、不負責任,市民出路何在?

新一份預算案悶懨懨無新意。(盧翊銘攝)

新一份預算案提及去年第四季香港經濟增長顯著放緩,增幅1.3%,屬2016年首季以來最低;預計2018/19年度財政盈餘也較2017/18年度的1,380億元大幅減至587億元。雖然政府預測公共開支佔本地生產總值(GDP)比率將按年遞升,至2022/23年度會達22.7%的回歸後新高,但各項關乎民生根本利益的政策範疇未見思維變革,包括所謂「利民紓困」措施,其實不過是沉溺於一次性分配的把戲,姑勿論稅務寬減措施有「肥上瘦下」的分配正義問題,N無人士繼續N無,「派錢」做法亦揭示政府長久以來因循苟且的陋習——即透過一次性分配「散財消災」,迴避承擔起基層市民生活保障的責任(例如切實改革職津)。

回顧過去二十年,香港GDP由1998年的1.3萬億增至2018年的2.8萬億元,增幅近1.2倍,但同期一般打工仔的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僅由1998年首季的10,000元增至2018年首季的16,400元,增幅只有六成四。面對生活物價飛漲、置業難、求醫難和退休保障不足等矛盾重重的民生問題,自然不是預算案一句「市民收入持續有實質改善」就能交代過去。

一般打工仔的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十年間只增六成四。(梁鵬威攝)

市民難享經濟成果 窮也辛苦富也辛苦

陳茂波雖然以「理財新哲學」自居,但面對經濟轉勢,又再度掉回所謂「審慎理財」的窠臼,即每逢經濟環境轉差,就條件反射地縮減保障民生的開支,畏赤字如虎。然而,香港回歸以來的經驗證明,這種思維雖然可保駕庫房,但長遠只會造成社會撕裂,激化諸般矛盾。政府在經濟不好時不惜犧牲民生,對瘦牛剝皮;經濟轉好時卻坐擁龐大財政儲備,富了政府,窮了市民,是造成今天許多社會問題的根源,各界務必予以正視;政府更應深刻反省,改弦易轍,重新思考「無民生、無經濟」的道理。

以2003年沙士前後為例,當時政府為因應經濟轉差,失業率高企,竟然短視近利地選擇對醫療、勞福和教育等重要民生經濟範疇「開刀」,雖然成功使香港公共財政在2005/06年度轉虧為盈,但當時削減開支遺留下來的問題,仍然困擾今日的香港社會,損及市民的根本利益。

以勞福政策來說,社會福利署在2003年6月削減綜援標準金額11.1%和租金津貼15.8%;但當經濟復蘇,百物齊漲,這些關乎弱勢市民基本生活需要的津貼卻被市場遠遠拋甩。

經濟差時削減開支遺留下來的問題,仍然困擾今日的香港社會。(林若勤攝)

早前立法會為因應政府收緊長者綜援,檢討綜援計劃下補助金及特別津貼安排,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已承認現時「超租」(即私樓綜援住戶租金高於綜援租金津貼)差額太大,以關愛基金補貼「超租」差額50%情況來說,單人住戶的租金津貼達1,000至2,000元,大家庭更可高達10,000元。這反映現時綜援租金津貼最高金額上限相對市場水平,已是微不足道,連所謂「最後安全網」亦已千瘡百孔。

在醫療方面,近月社會就公營醫療系統「爆煲」問題聚訟不休,新預算案雖增撥超過7億元經常性資助,用作改善醫護人員薪酬和增加職位,但並沒有直指問題核心,即香港整個醫療系統亟待擴大,政府須有長遠規劃,包括撥款研究引入海外醫療專才、開拓本地醫科生源、培訓和吸納頂尖教授,以及興建新的世界一流醫院。若無此決心,他日本港醫療服務質素恐仍將跟隨表面財政波動載浮載沉。醫療短視造成的惡果仍歷歷在目——醫管局在2002年面臨財赤壓力時削減人手,推出「肥雞餐」吸引資深醫生提早退休,同時導致2003年畢業的醫科生「畢業即失業」,每名花費納稅人數百萬元培訓成材的醫科生就此付之流水。

預算案增撥超過7億元經常性資助,用作改善醫護人員薪酬和增加職位。(羅君豪攝)

官僚缺乏治理藍圖 政黨論政同樣離地

市民對政府官僚「沒有期望,沒有失望」,早已非一朝一夕的事。但除了政府官僚外,面對香港日益嚴重的民生問題,本地各政治勢力,不論是建制派、民主派還是本土派,都顯得立場模糊、搖擺不定,忽視基層市民權益,令人失望。

全國兩會周日(3月3日)揭開序幕,向來以保障民生自居的建制派因應這場年度大事,提出多項主張。今年適逢《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出台,眾多提案都圍繞大灣區做文章,但當中不少主張讓人啼笑皆非。例如,有港區人大代表竟打算向中央建議在香港海域以外的伶仃島、擔桿島和萬山群島一帶填海造地,由內地單位按香港標準興建房屋及基建設施,再「移交」香港政府,讓港府以資助房屋方式,低價供年輕人認購。

香港的居住問題歸根究柢,是香港政府在錯誤的時機執行了錯誤的土地規劃政策,倒持泰阿所致。運輸及房屋局前局長張炳良就承認,2003年政府為應對經濟危機,而全面扭轉了房屋政策,將收回定期賣地做法改為只用「勾地」機制,實際上變成由地產發展商決定何時賣地,削弱了政府主導土地供應、影響樓市的能力。如今這些政客不從本地覓地建屋、改善規劃和打破既得利益着手,對內反對全面收回粉嶺高球場建屋,漠視民生需要,對外則推銷孤懸海外的伶仃島,形同「流放」香港青年,用心可誅。

香港的居住問題,是港政在錯誤的時機執行了錯誤的土地規劃政策。(林若勤攝)

至於香港的民主派,向來關注政治議題多於民生。以涵蓋超過50個民主派政治及民間團體的「民間人權陣線」來說,雖然號稱「關注人權、民主、勞工、基層、宗教、文化、婦女、社區、少數族群、性工作及不同性傾向等議題」,但今年元旦遊行高舉的只不過是「守護庫房」、「重啟政改」、「反政治打壓」、「堅拒23條」、「檢控梁振英」和「反對國歌法」等政治議題,難怪市民難生共鳴,遊行參與人數創下2010年以來新低。

民主派尚且如此,遑論從「社會撕裂」吸收養分,透過民粹思維激化、誤導民意,挑動內地與香港矛盾的本土派。雖然最激進的本土派已成政壇的明日黃花,但現時枱面上仍然存在不少宣揚種族歧視、鼓吹民粹的政治投機份子,他們雖不會高呼「港獨」,也不會在誓詞上做手腳,但更懂得巧妙地既不觸碰「底線」,又透過消費大眾情緒以謀取個人權位,危害不容忽視。最近,中央政府發公函支持港府取締民族黨,並要求特首林鄭月娥提交報告。香港民族黨固然需要取締,但我們也必須認知,其「港獨」主張誕生的溫床,正是香港在長年民生矛盾下社會撕裂。可是,以新出爐的財政預算案對民生問題的認識之膚淺來看,恐怕無助解決,甚至可能進一步激化社會矛盾。香港管治顢頇,難道要等中央領導人再如十五年前那般,當眾訓示一眾政府高層「查找不足」,以正視聽?

港府死守「大市場、小政府」的僵化思維,漠視其保障與改善民生的角色,固然需社會有識之士口誅筆伐。但環顧政壇袞袞諸公,對香港落得如斯田地,何嘗沒有半絲責任?

今年元旦遊行參與人數創下2010年以來新低。(林若勤攝)

美國左翼阿伯風靡 港人何時放膽想像

放眼國際,三年前一度被主流媒體窮追猛打的「社會主義者」桑德斯(Bernie Sanders),如今宣布再度以民主黨人身份參與角逐美國總統大選,並已成為熱門人選。這位77歲長者的多項主張﹐當年被嘲諷為過時落伍、瘋狂,如今卻獲其他民主黨參選人爭相採納,其中,曾被批評為不切實際的15美元最低工資,已被民主黨採納成國會議案;曾被指將會造成財政負擔的大學學費全免,已在近20個州成為現實;得到全國七成人民支持的全民醫保方案,也被黨內溫和派總統參選人賀錦麗(Kamala Harris)納入為競選政綱。

今天的香港與美國社會不無相似之處,許多人將社會不公現象歸咎於新移民,墮入閉關自守的排外情緒中,反而忽略了問題的癥結——財富不均,政經與土地等資源長期被少數人把持的結構。美國作為資本主義龍頭大國,人民同樣對一個老有所養、幼有所教、貧有所依、難有所助、公義均富,真正服務多數而非少數人的政府抱有宏大想像,香港市民又能否打破思維束縛與階級限制,擁戴一位「左翼阿伯」式的政治領袖?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敬請留意3月4日出版的第152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您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