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打破「CY路線」迷思 鬥爭為綱非香港出路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行政長官梁振英在本月初(12月9日)宣布放棄競選連任後,本港政界有意見指,中央雖未挽留梁振英,但仍將要求下任特首繼續遵行「梁振英路線」;甚至有品評什麼人選才是「梁振英路線」的有力繼承者。所謂的「梁振英路線」,說穿了只是以鬥爭為綱、動輒以敵我思維處理矛盾的管治風格。這種做法既已釀成香港社會前所未有的撕裂,本應棄不足惜,遑論還要下任特首跟隨。

梁振英於月初語帶哽咽地宣布放棄連任後,其支持者一陣錯愕,因為無論建制甚至泛民陣營,本來都相信他必定會爭取連任。因此,梁振英棄選後,惹來政壇一波震盪;準備為梁振英打連任戰的一眾「梁粉」,更難掩失落之情。漸漸,政界浮現一種說法,表示「人走茶不涼」,謂中央將要求下任特首繼續推行「梁振英路線」。

例如,備受梁振英重用的行政會議成員張志剛,曾撰文指,無論誰人當下任特首,都只能在梁振英的既定路線上前進;此外,被梁振英委任為政府新聞統籌專員的馮煒光,本周初亦發表文章,指「中央要求梁的路線不變」。而在建制派甚至泛民主派,亦議論紛紛,估計誰是中央屬意的「梁振英2.0」,plan B。

那麼,到底什麼是「梁振英路線」?

房屋扶貧安老 誰當特首也應重視

若如張志剛所指,「梁振英路線」的重要意涵之一,是在房屋、扶貧、安老以及環保上不可以放軟手腳,這幾點顯然是梁振英競選時的重點政綱,更是他出任特首後,港府擬力推的施政重點。如果就這樣,要下任特首繼承這些施政取向,相信不會引起爭議。

皆因如上述的房屋、扶貧、安老以至環保問題,都是香港正在面對、更必須解決的結構性矛盾。如何在樓價高企、公營房屋供應捉襟見肘下,滿足港人的居住需要;如何收窄貧富差距、助基層上流改善生活;如何做到老有所養、讓長者有尊嚴地安享晚年;如何在香港的發展與環保之間,謀求更佳平衡,凡此種種,下任特首都需要應對,而每名有意參選特首的候選人,社會期望其政綱皆應提出相關理念以至辦法。相信沒有候選人會說,因為自己並非「梁振英路線」繼承者,所以而對房屋、扶貧、安老以至環保會「放軟手腳」,以突出自己和梁振英的差異。

正因如此,所謂「梁振英路線」,所說的明顯不是梁振英的政綱與社會政策。另一方面,「梁振英路線」亦不等同於梁振英的政治取態。例如有「梁粉」指,「梁振英路線」是代表在應對佔中、依法打擊和遏制「港獨」等重大政治、法律問題上,必須敢於擔當。惟這些取態,亦難言形成一條「梁振英路線」。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看待「佔中」的取態。在佔中運動籌備期間,不少參與者已知「公民抗命」是違法行為,將要承擔相應的法律後果,甚至曾為此簽署意向書。若說要參與「佔中」者承擔應有的法律責任,就是「梁振英路線」,豈非說,凡是依法執法,就是「梁振英路線」的追隨者?

反港獨成社會共識 非梁振英專利

再說,對於反「港獨」,早已是香港社會絕大多數人的共識。就連被視作政治取態溫和的候選人、前法官胡國興,亦曾公開指「港獨」是很嚴重問題,因為《基本法》第一條已列明香港是中國不可分離的部分,提倡港獨明顯違憲。但是,應該不會有人因胡國興批港獨,就認定他是「梁振英路線」的繼承者;以至,相信也不會有特首候選人公開支持「港獨」,以示 與「梁振英路線」不同。

由此來看,所謂的「梁振英路線」,說的不是梁振英的政策,又或他對佔中、港獨等問題的取向。相比起過往兩名特首,以至不少擬參選競逐下任特首者,梁振英最獨特、而又備受「梁粉」所推崇的,應是他任內事事以鬥爭為綱、動輒以敵我思維處理矛盾的管治風格。若然如此,這既有違香港社會對下任特首的期望,相信更不符中央的治港政策新思路。

在梁振英擔任特首時期,由於採取不重對話、不重共識,而只重鬥爭的執政風格,除讓港府與泛民主派的關係跌至冰點,也讓個別「不聽話」的建制派政黨,如自由黨以至工聯會等,與政府的關係轉趨冷淡。客觀結果,是政府在社會上無法凝聚公眾支持以推動施政,立法會內則屢成政府與「敵對陣營」的角力場,不但如政改等涉及重大爭議的問題難覓出路,甚至如醫務委員會改革般獲得主流民意支持的議題上,亦因未能贏得泛民支持、個別建制派議員倒戈相向下,破局收場,導致香港在不斷的紛擾中,蹉跎歲月。

簡而言之,若中央真的要延續所謂的「梁振英路線」,繼續鬥到底,緣何不強推本尊梁振英連任,反而多此一舉,拉梁下馬再換個「梁振英2.0」?

事事鬥爭施政難前 香港勢續蹉跎

若是要把梁振英治下4年多以來的鬥爭作風、及其所造成的社會撕裂狀態,再延續至2022年,即是再枉過5年,任由種種政治、經濟、社會矛盾變得更尖銳、徒令香港在沒完沒了的對抗中,則梁振英又何須退出競逐連任?

香港社會明顯不希望再見到這種「梁振英路線」,再延續至下任特首。本港諸般問題正千頭萬緒,無論是開拓土地增建房屋、落實退保令老有所養,以至重啟政改為民主進程打開新局面,都急需下任特首團結社會、凝聚民意,官民同心,協力共謀破解之道。

相信這不單是香港人對下任特首的期望,更是北京對下任特首的要求。簡而言之,若中央真的要延續所謂的「梁振英路線」,繼續鬥到底,緣何不強推本尊梁振英連任,反而多此一舉,拉梁下馬再換個「梁振英2.0」?

更何況,北京的治港政策,已有明顯改變。從人大委員長張德江訪港時,特意邀泛民會面、至港澳辦主任王光亞表明泛民也是「建制」一部分,以至中央糾正多年來的歷史錯誤,向泛民主派人士重新發給回鄉證,這些一脈相承的舉措,在在說明北京伸出橄欖枝,為重建中港互信基礎,跨出關鍵的第一步。部分「梁粉」若以中聯辦對梁振英的鬥爭風格的認同,就視作「中央」要續推行「梁振英路線」,視而不見北京的政策調整,只會捉錯用神。這些繼續散布「梁振英路線」,要在香港特首選戰中鼓吹鬥爭、對立的聲音,只會橫添香港社會對北京治港政策的誤解,影響特首選戰的良性競爭。

誠如《香港01》多次指出,新一屆特首選舉應摒棄各式各樣的陰謀論;上述的「梁振英2.0」說法,正是陰謀論一例。只有讓各候選人比併政綱、辯論政策,而非再鬥玩陰謀、互揭醜聞的把戲,才有望打好一場有格調、有競爭、有質素的特首選戰,為解決香港各種問題,以至為改善中港關係、成功落實一國兩制,打開全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