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社論|哀英女王而思香港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年屆96歲高齡的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於上周四(8日)在蘇格蘭巴爾莫勒爾堡安詳逝世。回顧這位英國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她畢生經歷過二次大戰、冷戰、多次經濟危機等國家大事,家庭內部亦不盡如人意。但不論碰到何種困難她仍能安份守己不干預政治,同時克盡立憲君主的任務做好王室典範。在去世前兩日,她仍盡力接見新當選的首相卓慧思。這也難怪英女王一直獲得廣大國民的喜愛和支持,甚至乎不少香港人也為這位過去的「事頭婆」的去世感到傷心。

港人懷緬英女王是對英國管治時代複雜感情的延伸,當中部分可以理解。香港近500萬人在回歸前就滿十歲,曾經活在英國管治時期,不管是好是壞,他們都對英女王也會有一份回憶。港人過去稱英女王為「事頭婆」,有一定年紀的人多曾在電視看過她出席一些儀式典禮,對硬幣背面或是郵票上印着的「女王頭」亦有所印象。再老一輩的港人更會記得她曾在1975年及1986年兩度訪港。尤其是1986年第二次訪問,她不單親訪沙田公屋隆亨邨,又在紅磡欣賞張學友、張國榮等香港著名歌手獻唱,這些都成為那一代港人的珍貴回憶。

▼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1975年及1986年訪港▼

+2

英女王是香港過客

不少港人都曾經在那個時期生活過,有着他們對那個時代特有的回憶。而英女王作為那個時代的象徵符號,其離世勾起部分港人對時代遠去的懷緬或感觸,也是人之常情。但英女王對於香港其實亦僅具這層象徵意義,實際上在君主立憲的政治體制當中並沒有實權,因此她對香港這段時期的發展並沒有什麼重要角色可言。清朝時決定入侵中國的是當時的英國議會,跟中國談判香港前程的是首相戴卓爾夫人,所謂給予香港民主亦只是彭定康等政客的政治計算。很多香港人之所以對英女王印象深刻,反映的其實是英國在操作王室的象徵意義上非常成功。

+16

真正負責管治過去香港的並不是英女王這個象徵,而是英國政府及其香港殖民政府,香港過去治理無論好壞也不能算到女王頭上。然而,不少懷緬過去的香港人偏偏對這段英治時期的歷史欠缺全面而客觀的認知。尤其是未曾體會英治的年青一代對這段歷史模糊,記憶不全面。一些人有心利用這種情緒,與他們對現在生活的不滿糅合在一起,美化英治以及指桑罵槐地批評中國及中華文化,實際只是在推動一己政治主張。前幾年分離主義在年輕人間盛行時,就有不少混雜了對美化英治時期的戀殖思想。

這不是說英國管治一無可取,而是對於這段歷史,我們應該以客觀和理性角度評價,做到「是其是,非其非」,而不是虛無飄渺地對一個時段作讚美或作貶抑。英治時代的一些政策無可否認為香港帶來進步,有值得欣賞的地方,例如麥理浩時代大建公屋解決香港基本民生問題、整頓吏治平息了不少民怨。但香港的成功也是香港人自身的努力,而且有着獨特的天時和地理因素。更何況英國管治香港絕非一部美好的童話故事,當中充滿了對中國人的歧視和剝削,其出發點是服務英國的帝國主義。更宏觀而言,香港落入英國手中本身所反映的就是英國殖民主義入侵中國的血腥歷史,既不光榮、亦沒有可歌頌的地方。

香港人要抓住自己的歷史定位

可惜的是部分人不只對這段歷史有着錯誤的認知,產生一種視英治為尚,更對自身文化極盡唾棄,儼如一種扭曲、戀殖的價值觀。一些文人墨客甚至以此自居,將崇洋講成崇優。這種戀殖的情緒在全世界都是罕見的。近年西方社會對殖民主義非常敏感,不管是為了政治正確或是歷史公義,加拿大、澳洲等以征服原住民方式而建立的前殖民國家都積極去殖,例如加拿大為過去的原住民寄宿學校道歉。反而在香港,有人戀殖以至於本身的中華文化全盤否定。他們批評學校要求下跪學習孝道的做法是封建愚孝,對一個封建時代所遺留下來的君王之死卻如喪考妣,視中國強調愛國為野蠻行為,卻對英女王所象徵的愛國主義粉飾為先進民主。這種雙重標準的背後到底是什麼在作祟?

▼9月9日,市民到英國駐香港總領事館外悼念英女王▼

+4

一些人戀殖更像是逃避政治現實、否認中國的一種辦法。對他們而言,中國要麼永遠定格在過去最混亂的時代,要麼是憑空想像出來的。利用一兩件對中國的負面新聞,便可以無限放大成為一個大問題,他們對中國永遠無法作客觀評論,最終只剩一味否定。既然戀殖只是為了填補去中國化後的身份真空,這便難怪本土思潮與之一拍即合,早幾年的社會運動中便有人揮舞龍獅旗。

再說下去,戀殖其實就是一種「歷史虛無主義」,為了全盤否定自身文化、自身努力而扭曲過去。某程度上,這跟日本扭曲侵華歷史、民進黨操作台灣過去差不多,歷史都成為了服務當下需要的工具。德國人對二戰侵略暴行的深切反思和警惕,對歷史嚴肅、正確的態度得到世界公認。自詡進步、文明、國際都會的香港,怎能夠陷入歷史虛無主義,對香港的過去不作正確的認識?作為中國一部分的香港如何落入西方手中,殖民統治對香港的傷害和剝削,這些都是必須嚴肅看待的歷史。只有認識過去的軌跡,我們才能清楚找到自己的身份。

解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回歸二十多年以來,社會與政府都未有正視清晰解釋香港歷史和定位的必要性,耽誤責任沒有將正確認知通過教育傳遞至下一代,這也是造成英治時期被有心人所扭曲的原因。近年解殖、去殖的呼聲漸高,才引起公眾去思考這個問題。去殖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就好像對過去的回憶也是一點一滴所累積起來,過程本身就如同歷史一般是動態而非靜態的。也因此,談「去殖」不只是說要改變當下人對過去的認知,也包括為今日和將來的香港人創造新的回憶。今日的事情將是我們未來的記憶,當下在幾十年之後就會成為新一代香港人對自身歷史的認知。

我們要把握得好當下,才能創造新的歷史記憶。從內部而言,政府應該帶領社會改革,創造出香港新的成功,並讓社會建立起乎合公義的價值觀。另一方面,香港要做到真正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抓緊百年之大變局帶來的發展機會,令香港普羅市民能感受到香港與國家命運與共的一面,這樣才可以使新時代的港人擁有一份全新的共同回憶。我們都不希望幾十年後,香港人仍然沒有自身的定位和文化價值,只在為一個與自己沒有什麼關係的英國君主的生死而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