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李家超一年,香港特區二十六年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明萬曆十五年四海昇平,無大事可記,卻被歷史學家認為是一部失敗的總記錄,徒然維持官僚系統的協同和諧。今天特首李家超任滿一年,似乎四海昇平,但香港同樣延續着不少過往的問題,令人憂慮就像萬曆十五年那樣,也可能成為以後掀起波瀾的機緣。

臨近七一,各區張燈結彩,特首說好香港故事。但有劏房戶向我們慨嘆,一家三口仍然困在不足70平方呎的單位,李家超親民但「絕對幫不了忙」。他的政府在這一年仍然在等待地產商拿土地出來「共享」,還重推了私人參建居屋計劃,希望發展商能動一下那上千公頃的新界農地、棕地。但主觀願望終歸主觀,也是在這一年,發展局先要延長土地共享計劃,後是新界北的換地申請也再給一年時間。常秘做了局長,局長升了副司長,但大抵而言工作還是沒變。市民等官員,官員等商家,以往二十五年如是,過去這一年亦如是。

粉嶺高爾夫球場小部分用地早在林鄭政府已決定收回,興建1.2萬個公營房屋單位,計劃在2029年供市民入住。但在李家超上任以來的這一年,高球場的所謂爭議翻炒再翻炒。社會關注政府的初心是否未變,特首上個月在不長的回答中九提「程序」,強調一切按照程序進行,卻偏偏沒有提曾經強調的程序改革,落成單位能否提量。對於1.2萬個家庭,說了仿如沒說。李家超唯一說得肯定的是,對在收回土地後借出地方舉辦高爾夫球賽事,「絕對樂意、已作好準備」。特區成立二十六年,香港不只馬照跑、舞照跳,高爾夫球亦照打——輪候公屋的基層照輪候。

行政長官李家超及其夫人出席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六周年升旗儀式,曾蔭權、梁振英及林鄭月娥三名前任行政長官亦有出席。

倫常慘案一再發生 香港徒有繁華一面

說不清楚等待上樓十年八載不幸,抑或耄耋八旬仍要開車搵食更不幸。答案或許是同樣不幸,同樣是不少香港人的境況,不由得他們選擇。這一年,政府終於加強對職業司機的體格檢查,擔心他們發生意外,為何七老八十仍在勞心努力的年長司機似乎不在官員的關心範圍。行政會議不是沒有勞工界代表,但更多成員在為商界發聲。老闆難以請人,政府便輸入勞工,而且是各行各業,方方面面。特首強調要考慮整體利益,並指政府非常保障本地勞工。但只要他翻一翻數據,問一問財政司司長,就會知道基層打工仔的收入增長遠遠跑輸大市。但連最新的堅尼系數也沒有向社會好好交代,政府可以有多關心市民的勞動成果,其實已經溢於言表。

比起打工仔的薪酬收入,官員似乎更關心政府「盤數」。長者的兩元乘車優惠,竟然也可以在高官、議員、前局長之間擾攘半年,難道這一年真的四海昇平,無事可記。福利開支是負擔,恆常措拖是負擔,愈來愈多的年長人口更是負擔⋯⋯如果李家超的官員這樣認為,或者亦不能只怪他們,大概每一屆政府都有這樣的想法,只是有的人說了出來。如果獅子山精神只是勤奮拼搏、自強不息,而沒有了同舟共濟、共享成果的核心價值,那麼貧窮就只是貧窮人的問題,是政府千方百計想擺脫的負擔。

在這一年,李家超政府通過了港鐵新的票價調整機制,批准了所有巴士公司加價,坐視了中電、港燈兩家電力公司加電費。對於港鐵,局長形容新的票價扣減「生生世世」,卻不提他們如何靠着物業發展而賺錢,向股東派發幾十億利息。對於巴士,官員不去研究改革專營權制度,考慮公有私營。對於兩電,局長只說一句「尊重合約精神」,更認為現時的8%利潤管制計劃合理。所有問題都不是新的問題,但沒有解決,沒有扭轉,過往的問題延續下去。這就是香港特區的第二十六年,李家超政府的第一年。

在這一年,慈雲山一對七旬老夫婦估計因為不堪照顧壓力,涉嫌用鐵錘殺害不良於行、長期病患的女兒; 屯門六旬父親有感身體日漸衰弱,企圖殺害患腦病的殘疾女兒不果,最終了結了自己的生命; 美孚新邨揭發雙屍命案,八旬老父和已截肢的女兒伏屍家人,兩人生前均有長期病患;跟車工人懷疑因正值少年的兒子病逝,不堪打擊下跳橋墮海身亡,留下遺孀⋯⋯還有兩名女子在鑽石山無故遇害,三個南亞裔女孩在深水埗被殺,精神健康、少數族裔的問題亮起紅燈。此際上任滿一年,特首表示「現在我們比以前開心了,又更有活力,更有希望」,還盛讚香港有繁華一面。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特區成立二十六周年酒會的致辭中表示,心願一直是讓有需要的市民盡快上樓。(資料圖片)

沒有真正變革 香港的萬曆十五年?

在大埔駭人命案之後,濫用居屋的問題意外地暴露了出來。不久之後,當局便加強了審查制度,綠表申請者在買入居屋前兩年內不得在港擁有物業,公屋入住兩年起要申報入息及資產,置業後一個月內必須如實申報。但輪候公屋依然要六年,能夠抽中居屋的只有少數幸運兒,人均居住面積仍然不足,入息限制沒有提高,許多夾心階層「兩頭唔到岸」。興建房屋不是三五個月的事,這一年的困局反映過去累積的問題,而這一年推進的簡約公屋在未來又會成為一個原因。歷史就是變與原變的總和,只是這一年雖然變了個特首,不變的卻是較多。

區議會變了,而且變動很大,但這不代表地區治理就能夠煥然一新。在行政主導的政治體制下,立法會尚且只是監督和制衡角色,更何況連實權也沒有的區議會。行政部門、民政專員才是第一責任人,但我們沒有看見什麼行政改革,針對官僚的程序和作風下藥。每個部門都強調國家安全,高官甚至侃侃而談二十大和兩會精神,但連簡單的政策都明顯沒有做好,免針紙的措施被法庭駁回,聘用海外律師的安排更毫無必要地勞煩了全國人大常委會解釋國安法。行政主導不是多說就能落實,更不是要立法會做橡皮圖章,在團結的大旗下舉手贊成。

新政府這一年,變化最大的肯定是疫情結束,對外、對內恢復通關。港澳辦主任夏寶龍還從北京千里迢迢來香港,六日走遍港九新界,就是沒有訪公屋、探劏房,對此我們難免覺得遺憾。但中央政府對香港告別劏房的要求早已言明,去年七一國家主席習近平更表示要破除利益固化籓籬,令市民的生活變好,房子住得寬敞,創業的機會增加,孩子的教育改善,長者得到好的照顧。言猶在耳,李家超上任特首後一年過去,中央提出的幾點哪一項得到實現?

李家超第一年,香港特區第二十六年。這一年表面上看來四海昇平,市民去日本的去日本,北上的北上,特首致力說好香港故事,認為現時正走在由治及興的道路上。但從每一個細小的香港故事,我們看到的是土地房屋、醫療勞工、行政治理未曾解決,只是過去二十五年的延續。此時此刻,特首的第二年已經展開,是時候還社會一場真正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