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若同棺】百老匯神劇港版公演 盼生死教育種子撒落社區

撰文:呂凝敏
出版:更新:

一個患癌爸爸,得知生命將盡,向拒絕接受自己將死這事實的太太,與未知自己患病的14歲兒子,介紹自己最後一個住處。
一位文學作家,正接受同性情人的臨終照顧,同時遇上前妻來訪,三人想像餘下的日子該如何自處。
一名性格內斂的女兒,默默忍受著長期病重母親的壞脾氣,卻發現母親只惦掛著已離去的另一名女兒,令她內心無比掙扎。
這是一齣1977年首演的經典百老匯戲劇《The Shadow Box》,講述在一個收容末期病人的療養院內,三名各自有不同家庭背景的臨終病人如何走過人生最後一程。今年賽馬會安寧頌與聖公會聖匠堂長者地區中心及丁劇坊合作,邀請資深表演藝術家麥秋執導,重新演繹經典劇目,並命名為「隱若同棺」,帶領觀眾反思死亡及人生。

在劇中飾演文學家Brian的尤若愚(左),在療養院內遇上前妻Beverly到訪。 (呂凝敏攝)

第一個家庭
患癌父親Joe:「呢度咩都有,唔使擔心,你入嚟參觀吓啦。」
妻子Maggie:「唔好喇,我喺出面得喇。」
第二個家庭
文學家Brian:「我預備好喇,兩部爛鬼小說,27個悶死人嘅短篇故事,仲有一堆令人耳仔受罪嘅詩。」
前妻Beverly:「咩話?」
第三個家庭
母親Felicity:「推我番去啦!睇住呀!小心撞散我呀!」
女兒Agnes:「係,媽媽,我哋依家番去喇。」

《隱約同棺》一劇邀請資深表演藝術家麥秋(左)執導。 (呂凝敏攝)

帶出臨終者死亡一刻人生觀

三個臨終病人,三個家庭,一間療養院,看似互不相關,實質生死相扣。療養院,是臨終病人最後的住處,為時日無多,更易看到垂死者與親友的真摰感情。《The Shadow Box》是美國演員Michael Cristofer在1977年創作的劇目,題材開宗明義說「死」,帶出面對死亡時,臨終者不同的人生觀,細膩描寫人生得失及各種複雜情緒,首演後即獲得美國普立茲戲劇獎(Pulitzer Prize)及美國舞台劇最高榮譽的東尼獎(Tony Award),多年來獲中外多個劇團改編演出。

尤若愚指自己想法與劇中臨終病人Brian相似,均希望用盡自己生命每一分一秒。 (呂凝敏攝)

演員看角色:不浪費每一分每一秒

在劇中飾演患上不治之症的文學作家Brian、丁劇坊現任主席尤若愚表示,自己雖沒Brian般博學,但想法與其相近,「都係希望將自己生命用到好盡,不浪費每一分每一秒」。尤若愚慨嘆,都市人生活繁忙,雖然知道應活在當下珍惜所有,惟無奈每日被大小瑣事纏身,致忽略身邊的人和事,故走到生命盡頭時有很多遺憾。

難忘友人對善寧服務感到驚訝

參演劇目前,尤若愚曾到提供善終服務的善寧會參觀,惟當朋友聽到時卻大吃一驚,「佢哋會問,乜香港有呢啲地方架咩?聽都未聽過喎!」朋友表示從來不知死前可到寧養中心居住,或選擇在家臨終;自己也沒有正式接受過生死教育,至30多歲才第一次接觸到身邊有親友離世,幸當時有大批親友提供情緒支援,不至太難熬,反映本港生命教育仍未達到普及程度。

飾演女主角 演員想起未能送別亡父的遺憾

劇中與病重母親相依為命的Agnes,默默承受著母親的脾氣,伴她走人生最後一程,卻發現母親心中最牽掛的並非自己,飾演悲情女Agnes的聖匠堂義工陳海恆(小海)表示,現實生活中未曾擔任長期照顧者的角色,因最愛的父親在異鄉離世,自己未能陪伴在側,她透過該劇了解到照顧者的複雜情緒,「Agnes有好多鬱悶同控訴,佢嘅人生冇得選擇」,在投入Agnes一角時,小海需長期保持低落的情緒,對自己來說是一大挑戰,「有時唔可以練太耐,頂唔順呀」,她希望觀眾欣賞該劇後,能多點關懷長期受壓的照顧者,「希望觀眾可以帶住個問號番屋企,諗吓自己屋企或親友屋企係咪都面對緊相似嘅問題」。

面對死亡,有人態度豁達,有人仍執著在世一切,劇中癌病者Joe的妻子Maggie(右),則選擇拒絕接受。(呂凝敏攝)
飾演悲情女Agnes一角的聖匠堂義工陳海恆,指角色性格鬱悶,自己練習演出時需長期保持情緒低落。 (呂凝敏攝)

食環處理垃圾及遺體 「好唔Make sense」

小海認為,本港的生命教育仍在起步階段,她舉例指,政府在生死教育上,在支援及教育方面均做得不足,「你依家死,遺體仍然係由一個處理垃圾嘅部門食環署去處理,其實好唔Make sense」。

年輕人最不願談及死亡 校方憂「一講就去死」

聖匠堂近年大力在中小學推廣生命課題,惟年輕人仍是最不願談及死亡的一群,「當你同佢哋講死亡,佢哋唔係好想睬你,因為佢哋覺得唔關自己事,有啲就因為恐懼而逃避」,部分學校亦忌諱談死,「校方會驚,你哋無啦啦同啲學生講死,佢哋真係走去死咁點算?」小海慨嘆,生命教育正是談無常、談失去,應從小開始接觸,因死亡隨時在人生中任何一個時刻、毫無預兆地發生,「我就有個同學,喺我11歲嘅時候突然撞車死咗」。

袁志豪在劇中飾演研究員,他曾到善寧之家觀察,揣摩角色,了解到人在臨終者面前很怕「講錯嘢」。 (呂凝敏攝)

怕在臨終者面前「講錯嘢」

《The Shadow Box》一劇還有三個特別的角色──研究員(Interviewer),負責訪問及記錄療養院內垂死者的身體變化及心理狀況。飾演該角的袁志豪表示,研究員負責記錄Brian及Joe嘅最後一程,「Brian係一個好有哲理嘅病人,將死亡睇得好透徹,所有我想問佢嘅問題,佢都有諗過,其實我已經冇嘢問佢,我係喺佢身上學習」。袁指自己在現實中沒有接觸臨終病人的經驗,故接到劇本後,開始研究應如何應對病人的情緒變化,「如果我講錯一啲嘢,病人好敏感,會突然情緒激動,我應該點做呢?」他事前曾到賽馬會善寧之家探訪,了解職員的工作性質,聽他們分享如何與病人溝通,從中揣摩角色。

同樣飾演研究員的韓韻芝憶述其父兩年前病逝的經歷。 (呂凝敏攝)

演員憶起癌父病逝經歷 感照顧者壓力極大

首屆丁劇坊主席韓韻芝,在劇中飾演另一名負責Felicity個案的研究員,她指,劇中反映人在面對死亡時有不同的反應,「有啲人好執著,有啲人好豁達,有啲人會接受不到」。她分享其父兩年前因癌病過世的經歷,「佢冇諗過會走,以為自己會好番」,當時父親接受很多治療,已瘦至皮包骨,吞嚥亦有困難,惟韓已不再與他同住,由韓父的妻子擔起照顧重任,「睇到auntie好辛苦,好難照顧一個咩都食唔到、精神開始混亂嘅人」。照顧者除體力辛勞外,還需面對病患者的無理取鬧,壓力之大不為人道,故她認為社區必須支援照顧者的情緒,讓他們有渠道發洩。韓亦表示,若當初得悉本港有善寧服務,亦會向父親及auntie介紹。

聖公會聖匠堂長者地區中心安寧服務部高級服務經理梁梓敦在該劇擔任監製。 (呂凝敏攝)

在該劇擔任監製、聖公會聖匠堂長者地區中心安寧服務部高級服務經理梁梓敦表示,曾接觸不少像劇中Joe與Maggie的家庭個案,「佢哋逃避死亡,覺得病人一定可以醫番好,但個病人心知肚明,好想珍惜同家人最後嘅相處時間」。梁梓敦指,是次舞台劇由賽馬會安寧頌贊助,本月2日至4日在西灣河文娛中心劇院共演出四場,為確保到場的均是有心人,1,800張門票經由數個善寧服務機構及康文署派出,「因為我哋係希望推廣生死教育,唔係想賺門票錢」。他們亦邀請四位嘉賓在演出後與觀眾分享對死亡的看法,盼能在社區撒下生死教育的種子。

《The Shadow Box》隱若同棺舞台劇詳情:

日期 時間 演後分享嘉賓
2月2日 7:30pm 中英劇團藝術總監古天農先生
2月3日 2:30pm 善寧會營運總監朱可您女士
2月3日 7:30pm 大埔恩主教書院校長賀妙珍女士
2月4日 2:30pm 生死教育學會創會會長謝建泉醫生

註:演出場地為西灣河文娛中心劇院,演出長約2小時15分鐘,包含中場休息1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