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若同棺】遇生死劇本仍有衝擊 八旬名導擬好自己喪禮「劇本」

撰文:呂凝敏
出版:更新:

《The Shadow Box》為經典的百老匯戲劇,由美國演員Michael Cristofer創作,劇中細致描寫三名臨終病人的情緒變化及掙扎,牽引出千絲萬縷的人性,令該劇在1977年獲得美國普立茲戲劇獎及東尼獎。賽馬會安寧頌及聖公會聖匠堂長者地區中心邀來資深表演藝術家麥秋執導,儘管自覺多年來已看透生死,正面觸及死亡的題材,對年屆八旬的麥秋依然吸引,「呢種生死嘅感悟,對我嚟講仲係咁fresh,唔會過時」。

《The Shadow Box》為百老匯經典戲劇,由麥秋執導的《隱若同棺》即將在2月2日公演。 (呂凝敏攝)

終身成就獎得主擔任導演

麥秋將大半生奉獻舞台,早於七十年代已為香港話劇團成立後第一齣劇目、古典悲劇《大難不死》擔任導演,八十年代曾任市政局藝團辦事處統籌總監,歷年來亦為不同機構組織擔任戲劇導師或顧問,桃李滿門,2016年更獲得香港戲劇協會頒予終身成就獎。

麥秋是本港著名的資深表演藝術家,這次為《隱若同棺》舞台劇出任導演。 (呂凝敏攝)

難忘擁抱末期癌友 哽咽「我會珍惜」

麥秋導演的作品多不勝數,為何對描寫生死題材的劇本感到興趣?他認為,劇目能打破固有價值觀,帶領觀眾探索生死,故更用心執導,希望表演能觸動人心。麥秋分享,早期在戲院碰上末期癌病好友一事,令他重新思索生命何價,「佢已經宣布有Cancer,冇得醫,日日出入醫院換血,同佢Say goodbye過三次,突然之間喺戲院見到佢睇戲喎,嘩!開心到我呀」。

麥秋二話不說,前往擁抱該名瘦弱不堪的友人,「親身攬住呢個朋友,我真係感覺到佢融咗喺我個心入面,我未試過,呢個感覺好難忘」,故他在執導《隱若同棺》時,要求每一個角色均需與人擁抱,並發覺自己原來對於生死的感悟仍有新鮮感,「對我嚟講仲係咁Fresh,唔會過時,亦唔會難過,唔會唏噓,我會珍惜」,面對無法捉緊的生命,人總是顯得渺小,麥秋邊說邊擦淚眶。

麥秋導演在《隱若同棺》一劇中強調擁抱。 (呂凝敏攝)
麥秋導演認為談及生死的題材永不過時。 (呂凝敏攝)

《The Shadow Box》四十多年來獲中外無數劇團垂青,例如1996年由鍾景輝執導、香港話劇團演出的《明月明年何處看》;2009年由黃龍斌、伍潔茵執導、梁祖堯及湯駿業等人演出的《影子盒》,以及2017年由碰劇團演出的《此致永恆》。

堅持劇名要有「棺」字

麥秋這次將劇本譯作《隱若同棺》,笑言因劇中兩名女角色同樣對該療養院有「棺材」的感覺,「第一個女角色話,估唔到用啲心機裝修一吓,棺材都可以整到咁舒服架喎;另一個角色死都唔肯入去,覺得呢間屋係棺材嚟」,故即使有朋友感到「唔老嚟」,也堅持劇名必須有「棺」字,意指與臨終病人一同感受身在「棺材」的時刻。

此外,麥秋把原本只是畫外音的研究員,改成「真有其人」,增加親切感之餘,亦為面對死亡時不同角色的情感作補充,「因為三個研究員就係最冷靜嘅觀眾」;部分台詞則變成畫外音,「因為Steve(第一個家庭中臨終者Joe的14歲兒子)喺樹林中摸索人生,尋找自己所關愛嘅人嗰種迷惘同焦慮,唔適宜喺舞台兩側度嗌出嚟咁單調」,故他將該部分台詞改為預先錄音,並加上效果配合戲劇感。

麥秋導演將原本只是畫外音的研究員,變成活生生的角色,增加親切感。 (呂凝敏攝)
導演麥秋(左)早已計劃好自己的後事。 (呂凝敏攝)

自主靈堂設計及形式 「播好多Flashback」

眼前的八旬長者,說話依然鏗鏘有力,雖沒顯出老態,但歷盡旁人生死的麥秋,被問及身後事計劃時,立即侃侃而談,「我錄晒音架喇,到我Funeral、守靈嗰日,冇得瞻仰遺容;我一有事,第一時間將我捐得嘅器官,全部捐晒出去,跟住我嘅身體就送畀大學做啞老師;我個靈堂做咗Graphic設計,全部係綠色嘅花、綠色嘅葉,白色嘅布帳」。

他要求靈堂中間需放上自己最喜歡的相,相片上面放置大銀幕,不斷播出生前與人共事的片段,「播好多Flashback,大家嚟當參加一個Party,緬懷一吓我哋以前做過嘅嘢,而唔係歌功頌德,為我離開而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