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竹・保樹】山竹塌樹重生成木碗 木匠:木資源不應放堆填

撰文:陳蕾蕾 蔡正邦
出版:更新:

工作室內木屑飛舞、打磨聲音連接不絕,木頭在車床轉了一圈又一圈,窗外天光漸黯,經過四小時馬不停蹄漫長工序,原本遭颱風「山竹」蹂躪、被送往堆樹區的塌木,經過打磨後終獲重生成一個精緻的小木碗。草途木研社創辦人翁泳恩指,樹木可創造不同的可能性,她以木碗呈現塌木經製作後可變漂亮,指樹木並非垃圾,「佢(政府)唔喺擺入啟德,喺直接放入堆填區」。

塌木非垃圾 重生成木碗

政府9月於啟德設兩公頃的「臨時木料廢物收集處」,收集「山竹」後的塌樹廢木,及後增設「取木區」,開放予公眾登記取用塌木。記者帶同上月(10月15日)取木區所取的木塊,交給草途木研社創辦人、木匠翁泳恩製作木工藝,她與友人先將木頭「開板」,查看木質情況,包括其紋理及裂痕,判斷可否利用。其後將木塊鋸成合適尺寸,然而她表示風乾需要半年時間,木塊現時尚未乾透。將樹木鋸成木塊後,再於車床用約三小時磨木,將其磨成碗狀,最後用磨砂紙打滑,木塊經歷四小時漫長工序後,終成木碗。

記者從啟德堆樹區取出塌下的樹木。(蔡正邦攝)
木工藝看似簡單,製作過程卻非容易。(蔡正邦攝)

翁泳恩指,香港的木資源、甚至山竹塌木均有其價值,樹木有很多不同的可能性,可以做櫈面、枱面等等,並無局限作單一木工藝,「唔喺一就等於一,佢(樹木)有好多唔同嘅可能。」她選擇製成器皿記錄香港樹的樹紋,同時藉此呈現塌木經打磨後可以變漂亮、仍有使用空間,「唔喺一件垃圾」,鼓勵大眾學習認識樹木,從而了解木材可製成的工藝品。

「除左裝嘢,仲可以裝住香港樹嘅一啲故事。」
草途木研社創辦人 翁泳恩
木匠以中式刨刀將多餘部份刨走,開成木板。(蔡正邦攝)

木材需保養 不鼓勵隨意取木

木工藝品看似容易,然而選木、查看木質、造木均是一門學問。翁泳恩指,製作木工藝需要經驗,才可判斷木材成品,即便自己經常接觸樹木,亦未能百份之一百肯定木頭所屬樹種。她鼓勵大眾認識木材,但不鼓勵在不了解樹木的情況下隨意取木,因樹木需要保養,「拎返去你對佢喺有一個責任」,不能覺得不適合便扔掉。

香港常見樹種約有50種,然而翁認為大眾對於香港樹種欠乏認識,「山竹」塌木處處,反成機會讓市民關注。「我哋好少留意屋企所有嘢,有冇留意自己張床喺咩木?」若想製作木工藝,她認為需先學習保養木材,留意其狀態,再思考自己的雙手能將其製成何物。同時,若市民願意關注塌樹事件已成幫助,讓政府在輿論壓力下,考量更好的方法處理木資源,「唔喺搬舊木返去就係支持」。

「保養喺對一個物料嘅尊重。」
草途木研社創辦人 翁泳恩
經四小時打磨,木頭終成木碗。(蔡正邦攝)

製碗過程遂個睇

+4
「點解木喺垃圾呢?呢個喺諗極都諗唔明。」
草途木研社創辦人 翁泳恩
啟德堆樹區變相成為樹木臨時堆填區。(資料圖片/蔡正邦攝)

木資源不應放堆填 塌樹需分類記錄

啟德堆樹區於本月(10日)關閉,大量塌木被運至新界堆填區。翁泳恩直言,「佢唔喺擺入啟德,喺直接放入堆填區」,兩者並無差異,因最終堆樹區內的木材會經水路運到堆田區。她認為將木資源放進堆填區本來已是錯誤,指當初樹木倒塌遍地時,政府應即時將塌樹資料記錄以便分類,因每種樹的用途不一,即便日後全碎作肥料,亦不是所有樹木都適合。翁表示,政府應該進行研究,制定更好的政策處理塌木。

山竹吹塌的樹木,得到了第二生命。(蔡正邦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