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新增確診者潛伏期曾往蘭桂坊 中環蘇豪區酒吧多外國客

撰文:凌逸德 陳浩然
出版:更新:

(內容更新:3月18日新增確診個案當中,一名50歲女患者螫潛伏期間曾有到蘭桂坊等地)
新型冠狀病毒(俗稱武漢肺炎)疫情擴至全球,歐美多國的確診患者數目急增,本港近日更出現外國傳入個案。衛生防護中心表示,3月18日截至下午4時半,本港新增14宗確診個案,其中第182宗確診的50歲國際學校女文員,潛伏期沒有外遊,但曾到中環蘭桂坊等地「飲嘢」。
疫情爆發後,本港專家不斷提醒市民要避免前往人流密集的地區,減少社交活動,但不少居港外籍人士卻沒有同樣的習慣,記者周二(17日)前往中環蘇豪區視察,雖然街道顯得冷清,但仍有部分酒吧顧客甚多,大部分客人是外籍人士,數十人更要站出店外,拿着酒杯聊天,社交距離不足1米。

+1

《香港01》記者於3月17日晚上到常有外籍人士聚集的中環蘇豪區,發現街道人流不多,偶有戴口罩的外籍人士走過,巿道顯得相當冷清,但有數間酒吧及餐廳繼續營業,而且有不少客人光顧,店內座無虛席,客人多得擠出店外,不少外籍客拿着酒杯站或酒樽站在店外街道,因要享用啤酒,故聊天時沒有戴上口罩,目測社交距離不足1米。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多次提醒港人不要放鬆警惕,仍要戴口罩。他曾呼籲保持社交距離,不應進行高風險活動,包括出席宗教聚會、飯局。若沒有口罩,就應與他人保持6個階磚距離。

近日歐美各國疫情日趨嚴重,但不少外國專家的說法甚具爭議,更與本港專家並不一致。美國醫療總監亞當斯(Jerome Adams)曾呼籲民眾不要再搶購口罩,指口罩難阻普羅大眾感染新冠肺炎,更會令醫護人員不夠口罩用,令美國社區更危險,他指勤洗手、生病時留在家中是最好的保護方法。

曾對伊波拉病毒、SARS有深入研究的美國科學記者加勒特(Laurie Garrett)亦指在戶外配戴口罩的作用不大,大部分口罩在被使用一兩次之後會受污染,「戴手套」、「不用手觸摸臉或眼睛」有時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