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偷2500米銅喉值$102萬 兩越南賊與接贓回收商3人落網最老97歲

撰文:陳傲淇 梁偉權
出版:更新:

隨著銅金屬價格上升,今年1月至3月期間,全港偷銅喉案件亦有上升趨勢。黃大仙警區翻查大量天眼後,鎖定兩名賊人,他們涉嫌21宗發生於公園及後巷的銅喉盜竊案件有關,總共偷去總長約2,500米銅喉,總值超過港幣102萬元。

警方經調查後,以涉嫌「盜竊」及「處理贓物」罪名拘捕5人,包括兩名越南籍男賊(51及61歲),以及接贓回收店的兩女一男職員(56至97歲)。

賊人3個月內, 總共偷去總長約2,500米銅喉,總值超過港幣100萬元。 (梁偉權攝)
+1

先踩線後犯案 乘的士運贓物錮喉到回收店轉售

黃大仙區由今年1月起,發生多宗偷銅水管盜竊案件,黃大仙警區於是展開深入調查,透過翻查大量閉路電視以及情報分析,鎖定兩名賊人身份,相信他們與全港多區共21宗同類案件有關。

黃大仙警區重案組第二隊督察岑思朗指,被偷去的銅喉總長約2,500米,總值超過港幣100萬元。賊人以安裝在公園及後巷的銅喉為目標,先乘坐交通工具,到犯案地點附近踩線,直至夜闌人靜時才會犯案,手法相當小心。他們會以剪鉗及螺絲批等工具破壞銅喉接駁口,再將銅喉放進大型麻布袋,事成後乘坐的士,運送贓物到大角咀一個五金回收站轉售。

據悉,近期銅價大幅飆升3倍,偷銅案疑因此增加。消息指,回收商以平均價格的15%收買銅喉,每公斤約60元。

黃大仙警區重案組第二隊督察岑思朗(左)及刑事調查第二隊督察陳幸梓(右)交代案件。(梁偉權攝)

被捕5人當中,有兩名分別51歲和61歲的越南籍男子,為偷取銅喉的賊人。據悉,其中一人持香港身份證,另一人則持不允許僱傭工作的擔保書(俗稱「行街紙」)。他們亦與上周六(8日)筲箕灣愛秩序灣遊樂場案件有關,上址約100米長銅管被人剪斷偷走。

其餘3名被捕人則為回收店的兩女一男本地職員,年齡介乎56至97歲。警方指經長期觀察,發現賊人多次於深夜才到回收店轉售銅喉,因此有理由相信回收店亦知悉有關銅喉為贓物。

行動中,警方檢取賊人犯案時身穿衣物以及犯案工具,並成功起回部分贓物。部分被捕人士已獲准保釋後查,其餘正在拘留當中,稍後將被落案起訴。

警籲五金回收場應查證回收物料來源  免墮處理贓物罪

黃大仙警區刑事調查第二隊督察陳幸梓指,有五金回收商收買大量不明來歷的五金材料,並以「低買高賣」的方式,轉售予大型廢金屬回收場,從中獲利。警方呼籲五金回收商在交易前,務必仔細評估賣方,例如物料數量、新舊程度、運送物料途徑、交收時間及頻率等,並應履行盡責查證,詢問賣方貨物來源以釐清疑點。如回收商知道或相信回收物料有可疑、懷疑是贓物,則不應接收物料,並應舉報。如果回收商仍繼續接收及處理物件,便有可能干犯處理贓物罪。

另外,賊人犯案時會發出巨大撞擊聲響。警方呼籲市民如果在公園或後巷發現可疑人士,應及早舉報。

根據《盜竊罪條例》,「盜竊」及「處理贓物」罪屬嚴重罪罪行,前者一經定罪最高可判處10年監禁,後者最高判囚14年,警方呼籲市民切勿以身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