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破19宗電騙案拘27人涉款2.8億元 山頂九旬老婦被呃2.5億元

撰文:凌逸德
出版:更新:

警方展開反電騙行動,共偵破19宗電騙案,並拘捕27名男女,涉嫌「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騙款高達2.8億港元,受害人的損失由8700元至2.5億港元不等,其中一名受害人為91歲老婦,被騙去2.5億港元,屬去年最大損失的「假冒官員騙案」。警方調查發現,被捕27人牽涉逾7個跨境電騙集團。
警方發現電騙集團會使用新犯案手法,今年首3月有55宗以新冠肺炎作藉口的騙案,騙徒會指市民去過高風險地區、散播疫情、違反防疫條例或在內地非法購買疫苗及防疫用品,然後將電話轉駁至假公安。

東九龍總區重案組總督察莫子威(中)、東九龍總區重案組高級督察吳嘉莉(左)及新界北總區重案組高級督察梁卓熙(右)交代案情。(警方圖片)

東九龍總區重案組總督察莫子威交代案情指,東九龍總區重案組聯同各警區刑事部於4月6日至8日期間展開名為「高岸」的反電騙行動,並在多區拘捕19男8女(18至78歲),涉嫌「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他們報稱為學生、侍應及無業等,當中16人有案底。行動中,警方共偵破19宗騙案,調查發現被捕27人在2020年8月至今年3月犯案,當中12男6女涉及11宗「假冒官員」騙案(2人為「特務」,16人提供銀行戶口收取犯罪得益);另外7男2女則涉及8宗「猜猜我是誰」案,9人均提供銀行戶口。案件涉及的騙款總額達2.8億元。警方介入後,截獲1100萬元失款,減低市民損失。

東九龍總區重案組高級督察吳嘉莉指,「假冒官員」及「猜猜我是誰」均為常見的電騙案手法。以「假冒官員」騙案為例,因市民不太了解政府及執法人員運作,騙徒會用錄音及真人語音,假扮公私營機構人員犯案。近期騙徒多扮衛生署及衛生防護中心人員,指市民去過高風險地區、散播疫情、違反防疫條例或在內地非法購買疫苗及防疫用品,然後將電話轉駁至假公安。

假公安隨即用嚴厲的態度指受害人涉及「洗黑錢」正被通緝,如受害人不配合調查,將會被拘捕至內地,令受害人蒙受巨大心理壓力,使其無法思考。假公安亦會指案件涉及機密,要求受害人去僻靜地方或酒店接受假公安保密調查,或指受害人有機會被監聽,要求購買新電話或安派特務將電話送予受害人。

假公安會用社交軟件出示假公安證件,以及包含受害人資料的內地法院文件,而身穿假制服的人員會為受害人進行視訊筆錄,以騙取所有個人背景、資產狀況及相片作進一步行騙。

其間騙徒會要求受害人長時間保持視訊通話、要求定時報告行蹤,監察受害人的一舉一動,以防騙案被揭發。最後騙徒會以清查資產及拿取保證金為由,如同「吸血鬼」般要求受害人將所有資產、存款及物業按揭存入一些安全帳戶。

受害人亦會被要求下載虛假程式或瀏覽虛假網站,輸入個人資料及銀行網上理財密碼,騙徒得到戶口操控權後就轉走所有存款,甚至申請貸款,令受害人蒙受巨大損失。騙徒有時又安排特務上門收錢、帶受害人匯款或做按揭,犯案過程由短短數日至幾個月不等,惟當受害人揭發時,戶口早已清零。

至於「猜猜我是誰」方面,則是騙徒假扮受害人子女或親友博取信任,用不同藉口要求將資金轉帳至特定戶口。近期有騙徒假扮受害人的子女,聲稱被警方拘捕,要求受害人將保釋金送到指定地點交予假扮朋友的騙徒,部份地點更在警署附近;又有騙徒致電到某公司的枱頭電話,訛稱是公司老闆或經理,以繳交費用或經濟困難為由,緊急要求職員轉帳至指定戶口,而受害人一般見到家人及朋友,始發現被騙。

新界北總區重案組高級督察梁卓熙指,近日一名25歲女受害者接獲電話,對方假冒內地公安,指受害者涉及一宗詐騙案被通緝,並出示拘捕令及資產凍結令,令她信以為真。假公安其後聲稱為保護受害人,要求她不斷轉移位置及保持通話,防止她與其他人接觸。轉移位置期間,更有一名男士出現並自稱是執法人員,帶受害者到新界一住宅短暫逗留,其間要求受害者提交網上理財密碼,受害人短短兩日間損失230萬港元。此外,騙徒曾威逼受害者拍攝一些被人禁錮的片段,如受害人不合作,其家人亦會涉案。騙徒其後以片段勒索受害者家人,聲稱不付款便會擺上網。幸好其家人兩日後報案求助,經警方介入,銀行追到50萬元損失,停止進一步損失。

+1

總督察莫子威指,今年首3個月,電騙案損失金額已高達1.3億元,共有339人受騙,而去年同期則有200人被騙去3.5億元,雖然騙款減少,但被騙人數卻上升。莫子威續指,受害人年齡層由14歲至94歲。莫子威表示,被捕27人之中有7人年僅18至20餘歲,但卻為1000至2000元報酬提供銀行戶口收取犯案得益。莫提醒,即使年輕人提供戶口或擔任特務,亦屬犯法。2017年7月一名27歲女子自稱是電騙案受害人,亦收取報酬擔任特務,但最後仍被控5項洗黑錢罪,被判入獄20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