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青具‧波利尼西亞特集】 薩摩亞.藝於TATAU

撰文:王海燕
出版:更新:

薩摩亞人(SAMOAN)完成一個不算別緻的「TATAU」大概需時十多天,全因當地紋身師堅持沿用傳統紋身技術,以人手配合傳統紋身工具替代現今常見的紋身機,據說以傳統紋身工具將墨注入皮膚內,其痛楚比使用紋身機絕非可相提並論,紋身過程中更不作絲毫麻醉,因此被紋者必須要忍受長時間的劇痛。話雖如此,卻偏偏吸引云云紋身愛好者特意遠赴薩摩亞,為的只是一個以傳統手法製成的圖騰紋身。

薩摩亞紋身的基本工具 ‘AU(紋身梳—薩摩亞統稱)。

摩亞紋身的基本工具與材料可主要以三大類組成,分別為一套 ‘AU(紋身梳—薩摩亞統稱)、一套研缽與杵、以及TUNUMA(擺放工具之器皿),而木槌則被視為輔助之用。

梳子的後端則稱為龜殼板,顧名思義以龜殼而製成的。

以梳成器

‘AU由三組部分組裝而成,梳子、外殼板、木柄,前端的梳子以鯊魚牙齒與野豬的長牙為原材料,於19世紀期間,當時族人亦會以人類的骨頭製作此梳。’AU有各種不同的闊度,每一闊度也有其用途,如較為細小的梳子會應用於小圓點、較細膩的線條,相反較大型的則應用於填上大片黑色圖案設計之上。

梳子的後端則稱為龜殼板,顧名思義以龜殼而製成的,基於當地現有捕取龜的限制,因此現今的龜殼板多以有機金屬與塑膠替代。再者,族人會用以椰子纖維或魚絲將龜板與木柄接駁並固定。

研缽與杵作為盛載製作墨水的容器。

墨煉於皿

部落以研缽與杵作為盛載製作墨水的容器,它們由桐樹所煉成的煤灰所製的。古時部落主要以黑墨為主,而墨水的主要提煉素材是來自桐樹上的葉子中肋,煤灰便因而產生,族人會將其收集於椰子殼中,再將煤灰放置於研缽中並利用木杵磨碎,然後加入水以調整合適稠度的顏料,薩摩亞紋身師所用的黑墨因此而誕。

「TUNUMA」由挖空樹幹的露兜樹所製成,兩端通心,上端略寬於下端部分。

器具為首

紋身結束後,被紋者大概當刻只專注於皮膚上的完成品,而紋身師卻更重視當前剛用完的工具,各’AU會迅速被他們原放於「TUNUMA」管狀器皿裹,它由挖空樹幹的露兜樹所製成,兩端通心,上端略寬於下端部分。筒內更有一塊碎布用作固定次用,更可保護梳子的前齒。

劇痛之工藝

長柄前端的利齒沾滿黑墨顏料,開始用鋸齒形的骨頭切入皮膚的每一層組織,將顏料注入皮膚內層。因以薩摩亞傳統紋身工具,能令顏色的耐久度比機刺為高,但紋身過程更為痛楚,不少族人更甚有抽搐的情況出現,因此紋身師會帶上學徒們負責壓制被紋者,以免因身體的扭曲亂動而影響其紋身圖案設計。

薩摩亞族人踩著屬於他們的土地,用一雙手,繼續承傳族裔一直堅守的紋身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