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轉型】讀者課金救外媒 學者嘆港難成事 因港人太cheap?

撰文:陳彥婷
出版:更新:

「如要閱讀全文,請訂閱我們的服務」,就算報道更有話題性,但大家看到這句時大多是輕按一下「返回上頁」吧!無他,不少讀者都抱有「通街都係免費報道,點解要畀錢」心態,令傳媒工作變得廉價,各媒體老闆也在日思夜想如何讓公司經營下去的方法。
近期本地多間媒體因財政問題而先後宣佈結業、凍薪或裁員,但在陰霾滿佈的情況,業界也有出現生機的例如,如美國《紐約時報》與英國《衛報》便能成功向讀者「埋手攞錢」,透過網上訂閱徵費及讀者捐獻成功繼續營運。本地媒體FactWire傳真社及英文網媒Hong Kong Free Press均曾以眾籌形式來籌集資金營運,難道是次兩外媒的成功,將成本地媒體的仿傚對象?

資訊隨處可得,人人一部手機亦可在社交媒體上進行「報道」,要讀者真金白銀支持比起從前艱難。(i視覺中國)

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的院長馮應謙指《紐約時報》與《衛報》只屬個別例子,而且在國際上以訂閱收費來營運的成功例子不多。「《New York Times》的受眾是world wide的讀者,而且大家覺得他們的資料分析比一般網上資料詳盡,所以會願意付費,但本地媒體的分析報道未必有《New York Times》那麼有資源及深入。」問到是否本地讀者覺得資訊廉價,未會付費閱讀,他表示不認同,並認為現時能夠賺錢的報道要不便是娛樂性高,要不便是符合企業需要,如Bloomberg彭博新聞社及Reuters路透社的金融報道,但現時本地媒體都不是走這路線。

【詐騙審查員】屢破騙案 女版金田一:查案最緊要make sense! (按此進入)

馮應謙認爲,38元的月費不算多,關鍵是觀眾「能否通過月費看到想要的節目」。(資料圖片)

市面上有不少網媒稱自己為新媒體,但馮認為他們仍未脫離舊有模式,「香港媒體的路線仍然好傳統,只屬資訊性。」他認為媒體必須建立多樣化的平台,才可留住觀眾及廣告商,並舉例指內地企業騰訊以遊戲為生財工具,但在旗下的微信業務亦會提供新聞服務,又另以本地電視台TVB的新聞台作例,「他以是電視業務作基礎,然後再發展,出雜誌,做唱片公司。」他表示當平台能穩定吸引一定的人流,廣告商自然會落廣告。

【轉工】發掘薪酬資訊、交代離職原因 獵頭專家傳授3式搵工秘技 (按此進入)

據《紐約時報》的數字,該報在2015年全年付費訂閱網上版的人數只有18萬多,但《Business Day》報道其在2017年的第一季裏便增加了30萬的人數,差不多是2年前的1倍,令《紐約時報》從一年前8百萬美元的虧蝕回彈至1,300萬美元的純利。《Financial Times》報道《衛報》總編Katherine Viner透露現時有18萬名讀者訂閱網上或紙張版本,並有19萬人作出一次性的捐款,Viner指所集合的金額經已相等於從廣告商賺取的費用。《衛報》早前裁走300名員工,當中的架構重組中涉及支付7,200萬英鎊,但後能成功以讀者捐助化危為機。雖然有轉機,但仍有業界人士擔心這些捐助只屬一次性,而非長久解決問題的方法。

(資料來源:Business Day,Financial Times)

不少香港媒體亦有推出網上訂閱版本。(網上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