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年2019】內媒介紹千年豬形酒具飾物 玉豬龍被指是中華龍本源

撰文:鄭子健
出版:更新:

豬年來到,內地傳媒都報道各種與「豬」相關的新聞,其中《科技日報》2月7日就介紹以「豬」作造型的出土文物,以及相關考古遺址,從而簡述中國近萬年的「養豬史」。

報道引述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科技中心副研究員呂鵬,他提到在河姆渡遺址,除了有陶豬,出土陶缽上也有豬紋形象,而河姆渡文化則距今5300至7000年。至於河姆渡出土的豬骨屬家豬,配合文物圖像可推斷當時豬隻模樣:腦袋較大、吻部突出、鬃毛明顯,仍然保留著較多的野豬形態。

呂鵬又指遺址有用小木樁圍成的「套圈」遺跡,疑似是與圈養家畜幼崽有關。另外陶缽上的家豬與水稻圖像並列,反映原始農業與養豬的關係。

青銅豬形卣。(視覺中國)

以豬為造型的酒具非常少見

實則在古代日常用具之中,不乏看到以豬為靈感的造型設計,例如在上海博物館展出的「商代晚期青銅豬形卣」。卣,是一種用來盛酒的器皿,盛行於商代和西周時期,其外觀多為圓形、橢圓形。以豬為造型的非常少見,因此這件青銅豬卣顯得尤為珍貴。

這件豬卣由兩個相背的豬首合而為一,形成豐滿器身,然而器蓋已不復存在。其口部並非直立,而與器身為同一弧度,專家推測器蓋與器身扣合後,酒具當為渾然一體。

「玉豬龍」為紅山文化常見玉器

除了日常用品,豬的形象亦見於與祭祀崇拜相關的裝飾品,如報道引述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員袁靖,他便介紹出土於內蒙的「玉豬龍」,該文物來自大約6000年前紅山文化:「這件器物呈豬首蛇身,身體蜷曲環繞,但頭尾間留有空隙,玉豬龍的背部有一供系掛的穿孔,應是一種掛飾。」玉豬龍是紅山文化玉器群中非常典型的器類之一。

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員劉國祥則指出,紅山文化中期以後,乾旱是困擾農業生產的最主要因素,祈雨和祈求豐收成為祭祀典禮的重要主題,崇龍禮俗亦於焉發展:「紅山文化玉豬龍對商、西周、東周時期蜷體玉龍的造型產生了直接影響,應為中華龍的本源,是中華五千年文明形成的重要標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