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專訪(三)】大時代的挑戰 同鄉會落葉歸根:台灣化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台灣自1946年後,多達400萬來自各省、五湖四海的大陸移民匯聚在這僅有3.6萬平方公里的島上,因而催生大量同鄉會,僅台北市就有潮州同鄉會、寧波同鄉會、雲南同鄉會、湖南同鄉會、福州同鄉會……多達上百個。
對此,《香港01》記者赴台灣,採訪了寧波同鄉會、河南同鄉會、廣東和東莞同鄉會等,透過系列文章紀錄同鄉會在台灣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並探討在兩岸分治70年下同鄉會如何把過去的同鄉情誼再植於港、台,並在現代社會建立自己的脈絡連結。

今天,在台灣說到「同鄉會」,恐怕大部分台灣人會聯想到的是「雲林同鄉會」、「宜蘭同鄉會」、「台南同鄉會」等等,而不是大陸地名的「寧波同鄉會」、「湖南同鄉會」、「廣東同鄉會」了。

事實上,台灣的同鄉會,隨著時間經過和本土化浪潮興起,而變得越來越重要,也越來越被人認同;光是新北市、雲林同鄉會就號稱有40萬會員,中間有士、農、工、商、醫護等等,幾乎可以說是「百業興隆」,也是台北政治、經濟界不可忽視的一股勢力。

比較起來,會員隨著時間老化的大陸同鄉會,更加顯得落寞。

在政權更迭中求生

台北市湖南同鄉會向《香港01》記者低調表示,「本來開放兩岸旅遊後,同鄉會就一直有承辦兩岸的交流活動,但自從蔡英文在2016年當選台灣總統、民進黨取得政權後,兩岸的直接交流活動也漸漸減少。」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光是高層政權的更替就會造成底層人民的影響。

就算這樣,湖南同鄉會也沒有停止活動,而是轉而承辦小型的書畫展覽,引進大陸的名家書畫來台展覽等等,好繼續維持同鄉會的聯絡和運作。

同鄉會組織基本上是「自負盈虧」的民間社團,並無收取台灣政府任何的補助。台北市寧波同鄉會會刊主編應平書也表示:「也許那些比較本土的社團會有補助,因為目前的政策是這樣;至於我們的話是沒有。」

存身在台北市區繁華一角的台北市寧波同鄉會,題名者乃已故前會長、台灣立法院資深立委沈友梅。(袁愷勳攝)

大環境變遷下求新求變

所以,無論是面對舊會員的老化還是新會員的缺少,大陸的同鄉會都只能「自立自強」,第一步就是要先擴大會員的來源基數。應平書說,過去寧波府轄下的六邑:鄞、慈、鎮、奉、象、定(鄞縣、慈溪、鎮海、奉化、象山、定海),都在同鄉會的招收範圍內;就算今天的中國大陸已經重劃舊寧波府的行政區域,同鄉會也仍然維持古老的「四明寧波府」的範圍,並不輕易更改。

過去台灣身分證上有「籍貫」的欄目,民眾向同鄉會出示籍貫就可以入會。

今天,台灣身分證經過多次改易,已經看不出籍貫在哪,所以現在只要提出父祖輩曾經隸屬寧波籍的證明(提供舊版身分證或是戶口簿一類等等),就可以作為寧波親屬入會。更加「反傳統」的是,現在就算是母系那方親屬的籍貫也可以算數,也就是說母親、外祖父、外祖母等等,只要可以證明是寧波籍,就可以加入台北市寧波同鄉會了。

過去,台灣身分證會有一欄目是關於個人的「籍貫」,也是來自哪裡。(截曲網絡)

入會者可以申請獎助學金,是吸引年輕人主動加入、或是讓父母為孩子申請加入的重要誘因。應平書坦承因為這幾年來同鄉會資金面臨慢性不足,有時不得不降低獎金總額和可申請的人數,又或是改成獎狀、獎牌來代替;不過另一方面來說,也可看出申請人的踴躍。

仍在未定之天

許多大陸同鄉會在台灣都仍然擁有相當的資產,例如在早年購入的會所、會館,經過市容幾次變遷,要價不斐;而且歷年積累的會費也都設置了基金會在管理。

但同鄉會的會所本來就是老鄉們聚會的地方,除了盡可能分割為小單位出租以外,是不能隨意變賣的,否則根本就是「本末倒置」。基金會或是存款也大多設置成「只動利息不動本金」,就怕哪天事情出了變化,連本金都賠了進去。

自中國大陸來的「同鄉會」,隨整體環境改變,將服務對象瞄準當地鄰里。(截取網絡)

到頭來,同鄉會的本質還是在於老鄉、在於人情的交流聯絡。自豪擁有台灣最長的同鄉會會刊發行紀錄(仍在發行中)的應平書是相對樂觀的,認為將主力的會員招收對象放在大學生以下是必須的。

其實年輕人往往在同鄉會待不久,因為同鄉會的年齡層無可避免地偏高,而年輕人也有出國留學、工作的需求。但是當過去的年輕人年紀漸漸長大、甚至退休後,事情也就不一樣了。

「只要入會過,我們就有聯絡數據,每個月送去月刊,哪一天他回來看到了,又會來了。」應平書說,這些年來的確有許多失聯多年的舊會員重新入會,才有樂觀的本錢。

圖為同鄉會為凝聚地方感情,正準備活動餐點的素材。(曾梓洋攝)

當然,同鄉會現在也在化「被動為主動」,積極舉辦鄰里會員活動,例如瑜伽、包粽、手工藝等等,讓同鄉會紮根在社區中。而目前因為各種因素遷移,來到台灣的大陸老鄉,及其下一代,同鄉會也積極關心。

雖然「同鄉會的本土化」,似會讓中國大陸的地緣情懷與台灣社會越來越遠,不過同鄉會的「互助」本質不會因此改變,他們這群人正用一條新的路徑,為台灣社會貢獻,也為自己建立新的脈絡聯結,讓新一代的台灣人能夠記住歷史遺留的「同鄉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