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鉤沉】外國人都害怕 清代台灣詩歌中的瘴癘之氣

撰文:林君穎
出版:更新:

2020年農曆新春,中國大陸爆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讓人心慌慌。地方政府與新聞媒體除了不斷進行防疫、隔離倡導外,許多在家自主隔離的網友們透過網絡、文章、手機視頻分享,讓人看到疫情的另一面,以及醫護人員在第一線奮鬥不懈的情況。其實傳染病自古以來就無所不在,與人類歷史息息相關,不過礙於古代紀錄方式不如今日多樣,只能從文獻中去翻找。比如台灣在日據時代以前,由於氣候環境、醫療衛生落後,瘴癘等傳染病橫行,讓當時許多來台人士印象深刻。

圖為清代時位在台北城內的布政使衙門及附屬廳舍,當時台灣的設施都相當簡陋,直到劉銘傳任巡撫後,才有所改善。(Facebook@秋惠文庫Formosa Vintage Museum)

瘴癘與氣候有關,台灣屬亞熱帶氣候,雨量充沛、林木葱鬱,因此容易孳生細菌。在尚未建設現代醫療衛生環境時,台灣島上可說是充滿各種「瘴癘之氣」,連1624年佔據台灣南部的荷蘭人都抵擋不住。在修築熱蘭遮城後,荷蘭隨即設置醫院給予在台荷人醫療服務,不過直到荷蘭人離開,他們始終無法克服台灣的氣候環境。儘管當時有荷蘭軍醫、東印度公司的醫師等醫療人員相繼入台,但由於水土不服,多有因病死亡者,讓許多荷蘭人不喜歡久居台灣。像是《熱蘭遮城日記》就記載一條記於1644年發生的疫情:

「南部各村被視為非常不健康,所以不只荷人,即如土著,離開此地到南部去住一小段時間,不死也病。所以宗教議會認為不宜派牧師到南部使其面臨死亡的威脅……牧師們較喜歡住在北部,顯然這種工作只有靠勇氣的決心才能做到。」

不過由於荷蘭、西班牙兩國殖民統治時間短,帶來的教會醫學並未能在台灣紮根,因此當西、荷相繼離台後,西方醫療與基督宗教如同曇花一現般地快速消失。

荷蘭檔案館熱蘭遮城1625年簡圖。(維基)

清朝統治期間,台灣的氣候環境依然沒有太大改變,來台的漢人多將台灣稱為瘴癘之地,地方文獻與文人記載也多次強調台灣疫病橫行。因此清代官員多認為一旦調到台灣,就如同貶官流放,造成台灣官員多有懸缺。成書於清代的《平台紀事本末》載:「淡水(清代淡水廳)南至大甲(大甲溪),北至三貂(今新北市貢寮區)、大雞籠(今基隆市和平島),道里遼廓。偽鄭時多瘴癘,居民寥落。」顯示出鄭成功入台後,與荷蘭人、西班牙人碰到相同困難,無法克服疫病問題,因此台灣島上人煙始終稀少。

清代文人眼中的台灣,甚至與過去唐宋文人筆下偏遠的中國南方相似。清代文人丁紹儀所著《東瀛戰略》稱:「港口可泊鉅艦,未必敢貿貿前往。抑知地氣隨人而轉……《裨海紀游》所志淡水風景,不異羅施鬼國(南宋末雲貴地區的彝族政權,形容台灣像是蠻荒、化外之地),噶瑪蘭(今台灣宜蘭地區)初闢,亦苦雨多晴少;今則寒暖皆如內地,所謂瘴癘毒淫無有也。」

居住在竹塹(今台灣新竹市)的「開台進士」鄭用錫(1788-1858年)曾着有《詠瘧詩》:「當其寒生時, 如墜冰山壑;遍體皆嚴威,戰兢及手腳;衣以狐貉裘,猶等綌絺薄。倏焉執熱來,炎炎氣蒸爍;如火方燎原,眼星忽錯落;請公自入甕,汗浹始退卻。嗟哉此冰炭,變幻難捉摸」,講的就是台灣氣候冷熱多變,使人極易生病。

「開台進士」鄭用錫,他是清朝第一位台灣本籍進士。(維基)

曾來台任職清代官員周凱,寫下人們面對疾病束手無策時,只好將其視為老天爺的裁示,《撫卹六首答蔡生廷蘭.六首之六》:「天災降有由,由民心所致。休咎徵洪範,貞祥詳禮記。降吉與降兇,其理明且易。癘疫及干戈,災眚無二義。側聞濱海民,見海舶失事。拯物不拯人。乘危搶奪肆。呼號瞑不援,轉因以為利。上幹天心和,降罰垂昭示。」他點出當時來台漢人的苦,不僅要面對渡海的險惡,還要克服在島上四竄的疾病。

當時來台的中醫多出於生計,少有良醫,更未有管制,因此嚴重缺乏良好的醫療人員。雖然光緒十二年(1886)台灣巡撫劉銘傳(1839-1896年)設立了台北官醫局,以西醫為基礎免費為民眾看病,可說是台灣最早的公立醫院,但僅有台北一地,還是無法杜絕瘴癘,直到乙未割台時,台灣依然是傳染病高發的地區。清代台灣,不僅有惡劣環境,還有簡陋無法有效治療瘴癘、瘧疾等醫療方式,更讓民眾在面對無藥可救的疾病時,只好轉而求助於民間信仰,相信透過各種迎神繞境、求神問卜可以驅逐疫病獲得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