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探秘】夥伴皆驚「蝗」 當古代中國人遇上蝗蟲(上)

撰文:許陳品
出版:更新:

正當新冠肺炎(COVID-19)在中國大陸蔓延之際,東非的坦桑尼亞、埃塞俄比亞、肯尼亞、索馬里、烏干達等國卻飽受沙漠蝗蟲(Schistocerca gregaria)肆虐,據稱目前蝗蟲大軍已往東逼近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和印度,甚至在中國新疆地區已可看到蝗蟲先頭部隊的身影。

其實中國歷史上的蝗災並不少見,甚至到明清兩代,平均不到三年就發生一次蝗災,追根溯源,到底先秦時期是如何看代蝗蟲與蝗災呢?

1976 年,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在河南殷墟婦好墓(安陽殷墟五號墓)出土的「玉雕蝗蟲」。(《考古學報》1977年第2期)

傳統中國是以農業文明著稱,除了受到雨雪風霜等天候影響之外,生物活動也經常造成農業生產的危害,其中更是以蝗蟲最廣為人知,為害時間和空間範圍也最巨。先秦古籍多稱蝗蟲為「螽」(蝗類的統稱)或「蝝」(讀音元,蝗的幼蟲),到了戰國時期才多稱為「蝗」。《春秋左傳》記載:「(魯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初税畝,冬,蝝生。」《呂氏春秋•孟夏紀•四月紀》:「行春令,則蟲蝗為敗」,指的是若在孟夏時節行春季政令,將使蟲螟成災。

除了現有的文獻記載,從出土的商代甲骨文中,也可以一窺商人對蝗蟲的記錄。中國先秦史學者彭幫炯在《商人卜螽說─兼說甲骨文的秋字》指出,甲骨文的「秋」字本義與蝗蟲密切相關,可能因為商代對秋季的蝗災印象深刻。根據貞卜文字,商代蝗災發生時間多集中在殷歷的二月與六月,相當於夏曆六月(公曆的7月)與十月(公曆的11月)。商人認為萬物有靈,蝗蟲自然不例外,便卜問殷歷二月時,商邑是否會發生蝗災,並於蝗災發生時行燎祭,以十頭牛為祭品,祈禱蝗蟲勿食莊稼、才能使農作豐收。明代徐光啟(1562─1633年)亦曾對春秋時期至元代記有月份的111次蝗災做了統計,顯示蝗災發生較多的月份多集中在夏曆六月;近代學者陸人驥根據《二十五史》也做了相關統計,得出了相近的結論。

已故前《人民日報》社長鄧拓(1912─1966年)在其《中國救荒史》指出,中國曆朝歷代均發生過蝗災,秦漢時期平均8.8年發生一次,兩宋時期為3.5年,元代1.6年,明、清兩代均為2.8年,以受災範圍與受災程度來說,均為世界之冠。昆蟲學者陳家祥於1935年做的統計稱,自公元前707至公元后1935年的2642年歲月裏,中國有確實記錄的蝗災共計796次,平均3.3年就發生一次

中國古代蝗災眾多,清康熙朝編纂的《古今圖書集成》中專門有「蝗災部匯考」。(網絡圖片)

有了數據統計,先秦時期對蝗害的防治手段是什麼呢?由於商代崇信鬼神,從殷墟甲骨文的祭祀卜辭可得知,商王為消弭蝗災,故多用祈禳,也就是祭祀神靈,如自然神:河(河神)、岳(山神)、土(社,土帝神)和「帝五玉臣」,加上祖先,如先公(上甲,商部落的第九任首領)、先王(祖乙,商代第十四任君主),以避免受到蝗災侵害。除了消極的禳災方法,商人的滅蝗手段還有網捕和火燒。學者楊升南認為:「秋字既與災禍相連,就是蝗蟲的蝗,當是可能的……從火,表示用火滅掉蝗……甲骨文秋字從火,正是商人滅蝗的方法之一。」以火驅趕蝗蟲的方式在《詩經•小雅•大田》中也有記載:「既方既皂,既堅既好,不稂不莠。去其螟螣,及其蟊賊,無害我田稺。田祖有神,秉畀炎火」,意即遵照田祖之神的啟示,以炎火驅趕蝗蟲之屬、會殘害莊嫁的「螟螣」。時至近代,河南等地民眾遇蝗災時,還會聚眾捕打蝗蟲,打下的蝗蟲或挖坑深埋,或是放置於火堆中焚燒。

由於先秦時期科技發展水平仍然相當落後,商人除了占卜預測是否會發生蝗災之外,也只能被動地祈求不要發生蝗害,以及在蝗蟲過境時用火燒驅趕,最多隻能網子捕捉蝗蟲而已,並無太有效的防治蝗蟲方法。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