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海軍陸戰隊】時存時廢 近代中國海軍陸戰隊的身影

撰文:許陳品
出版:更新:

台灣四面環海,從1949年兩岸分治起,無論初期台灣方面策畫反攻大陸需要登陸作戰,還是後期轉為主要防範解放軍的搶灘登陸,海軍陸戰隊始終是台軍不可或缺的戰力。
不過活躍於台海的台軍海軍陸戰隊並非因國府遷台才成立。實際上,清末甲午戰敗後,為加強保衛軍艦根據地的軍備力量所組建的海軍警衛隊,乃陸戰隊的前身。而後又歷經辛亥革命、軍閥割據、北伐、五次圍剿、抗戰、國共內戰等重要戰事,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見證了近現代中國的跌宕起伏。

過去台灣民眾服義務兵役時,只要在新兵訓練結束抽籤抽中「海軍陸戰隊」,現場總會響起一陣掌聲與歡呼,因為該軍種的訓練艱苦,其所屬的兩棲偵搜大隊(海陸蛙人)與陸軍特種部隊101兩棲偵察營(海龍蛙兵)幾乎不分上下,堪稱台軍戰力最強、也是最精實的部隊之一。然而,如今台軍用來做為主要防衛力量的海軍陸戰隊,並非因蔣介石退守台灣才應運而生,這一切要從清末的北洋海軍說起。

1933年,駐南京閩系陸戰隊第一旅軍官合影。(「中華民國」海軍全球資訊網)

中國海軍陸戰隊起源:北洋海軍警衛隊

甲午戰爭使北洋海軍全軍覆沒,當清廷在戰後重建海軍時,籌辦海軍大臣、多羅貝勒載洵(1885─1949年)於宣統二年(1910)上奏,鑑於甲午戰爭中國海軍缺乏保護基地的戰力,陸軍與海軍的協同作戰又顯得扞格不入,才使日軍登陸劉公島後獲得俘虜10艘艦艇揚長而去的「豐碩戰果」,應設立海軍警備隊,起到「平時保衛本國海疆,以補陸軍所不逮;戰時佔據要地,以助海軍之進攻」等作用。

清廷准奏,隨即在山東煙台東山金溝寨海軍練習營(今山東省煙台市芝罘區奇山街道)旁,組建海軍警衛隊(又稱海軍禁衛隊),轄有1個步兵營、1個炮兵營和1個馬隊。不過由於當時已瀕臨辛亥革命爆發前夕,清廷對此隊的經費、裝備、訓練並不重視,所以在民國肇建後,警衛隊部份官兵自行散去,警衛隊解散,只有少部份被編入北洋政府海軍部警衛隊,或被一國人招募至威海衛(時屬英租界)擔任軍警,船過水無痕。

陸戰隊參與辛亥革命 攻下南京城

武昌首義發動後,革命風氣如星火燎原,瞬間蔓延整個中華大地。1911年11月,上海為起義軍所攻佔,史稱「上海光復」。滬軍都督陳其美(1878─1916年)組織成立「海軍陸戰隊」(海軍陸上作戰部隊),由滬軍都督府發給薪餉,又有華僑50餘人加入,總計200餘人、駐地在上海吳淞(今屬上海市寶山區)的陸戰隊粗具規模。迨「江浙聯軍總司令部」成立,陸戰隊也加入到光復南京之役,像是奮勇爭先擔任敢死隊攻打閉關堅守的南京城,或隨聯軍攻克天堡城(南京太平門外紫金山西峰的軍事要塞)、雨花台,陸戰隊皆立下赫赫戰功,並被擴編為「海軍陸戰大隊」,由南京衛戍總督徐紹楨(1861─1936年)節制。

眼看清廷控制的山東東部兵力空虛,甫於1912年在南京成立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海軍順勢北伐,但由於煙台仍有海軍警衛隊存在,海軍陸戰隊400人遂開赴山東龍口(今山東省煙台市龍口市)。正當海軍陸戰隊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時,恰逢民國臨時政府與清政府議和(南北議和),宣統帝溥儀(1906─1967年)宣布遜位,陸戰隊已無用武之地,且南京衛戍司令部解散,民國的首支海軍陸戰隊隊員多解甲歸田,可見民國初年雖需要陸戰隊配合海軍協同作戰,但無論是閩系海軍或粵系海軍,陸戰隊均時設時罷,未有長期經營、常態化的打算,直到國民革命軍北伐即將成功時所召開的「國軍編遣會議」,原屬各地方勢力把持的陸戰隊軍力才真正得到統整。

在隨後的「蔣桂戰爭」(1929年3月至6月)中,國府的陸戰隊、第四艦隊配合陸軍攻克廣西梧州,桂軍大敗,李宗仁(1891─1969年)、白崇禧(1893─1966年)等人宣布下野,並逃往香港,蔣介石握有的軍政大權獲得鞏固。至1931年時,陸戰隊獨立旅官兵有4,800餘人,2個旅合計達9,600餘人,可謂不容小覷的軍力。可惜的是,等到抗戰軍興,國府因東線戰事不利、全面撤守,撤往內陸的海軍陸戰隊再次遭到冷落,遭到縮編、裁撤的命運。

1948年,「海軍陸戰大隊」軍士隊體能訓練。(「中華民國」海軍全球資訊網)

海軍陸戰隊的裁併與重建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同年11月,有鑑於「八一三淞滬會戰」後國軍從東線撤退,日軍進攻山東、青島岌岌可危,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下令青島海軍第三艦隊所屬的「定海」、「楚豫」等軍艦和十餘艘輪船,全部自沉於青島的大港、小港灣道,以阻擋日本海軍駛入。與此同時,除了陸戰隊第2旅第3、第4團駐閩江口或擔任沿海監視哨,其餘部隊都調入內地保衛鐵、公路以護路、剿匪,性質從水上轉為陸戰,如1938年在江西湖口(今江西省九江市湖口縣)以炮兵連隨同陸軍死守該地,雖然奮勇作戰但損失甚多、兵員補充不及,海軍陸戰隊存在的必要性便成為問題。雖經時任海軍總司令的陳紹寬(1889─1969年)極力維護,但在1946年陸戰隊第4團第1營的200餘人撥入廈門要港司令部後,自清末創建的陸戰隊完全被裁併或撤銷,部隊番號也不復存在。

直到抗戰結束的2年後,海軍代總司令桂永清(1901─1954年)認為中國海岸線綿長、島嶼星羅棋佈,為了配合海軍作戰和基地警衛的需要,以及親身赴美國考察美軍遠東艦隊與陸戰隊後,開始有意重新組建陸戰隊。1947年9月,國軍海軍陸戰大隊在南京成立,編制員額為軍官76人、士兵1,124人。翌年,因應國共內戰,陸戰隊獲得擴編的契機,原直隸海軍領司令部,分駐於上海、廣州、南京、台灣、青島與長山八島等6個海軍警衛營,通通劃歸海軍陸戰大隊,擁有了3個陸戰團、約8,400人的戰力。直到國民黨政府遷台前夕,海軍陸戰隊擴編為2個師6個團,下轄1.8萬兵力,作為未來台軍拱衛海上安全的重要憑藉。

國府遷台後,為了維持「反攻大陸」的基本國策,以及保持搶灘登陸作戰、作為陸軍前鋒的建軍政策,至1960年代台軍的海軍陸戰隊仍維持2個陸戰師的編制,並於韓戰爆發後獲得美援裝備的補給、全面換裝,戰力大幅提升。然而,隨着國際局勢的轉變,「一年準備、二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的規劃逐漸淪為遙不可及的口號,海軍陸戰隊的整軍備戰目標從「攻勢作戰」轉為被動防禦(反登陸作戰),再次迎來人員縮編,以及陸戰隊司令部降編為指揮部,風光不再。

綜觀中國海軍陸戰隊在中國近現代史的發展,其受時局影響甚大,始終是作為陸、海軍的側翼,不但缺乏長遠規劃,且人員、武器、裝備等條件皆不如陸、海軍般穩定,地位相當尷尬。不過,海軍陸戰隊跌宕起伏的發展史,卻也見證了中國百年來的興衰,其為國家統一和抵禦外侮所做的貢獻,始終為歷史永遠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