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發現全球最早最大的古稻田 重構人類文明發展史

撰文:塗柏鏗
出版:更新:

12月12日,浙江省文物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寧波市文化遺產管理研究院、餘姚市河姆渡遺址博物館等部門聯合舉辦「餘姚施嶴遺址古稻田考古發掘專家論證會」,確認於9月在餘姚市三七市鎮施嶴自然村西側山谷試掘發現的古稻田遺跡,為目前全世界最古老的大規模稻田,起碼分布約8萬平方米,如今已發掘約7千平方米。

該古稻田遺跡已發掘出三個時期,第一期乃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早期(約公元前4300年以前),考古人員目前在探溝中僅發現一條疑似的東西向凸起田埂。第二期則屬河姆渡文化四期(相當於崧澤文化階段,公元前3700—3300年),發現了寬約0.5—1米的五條人工田埂與數堆自然原生土埂。至於第三期屬良渚文化時期(公元前2900—2500年),目前考古所獲最多。

2020年9月,浙江文物省等單位,於餘姚市施嶴遺址發現目前最古老又最大規模的水稻田遺址,此即該遺址河姆渡文化時期的水稻田遺存。(微信@文博中國)

第三期古稻田中,考古人員發現組成「井」字結構的縱橫凸起田埂,明確的田埂起碼有22條,且局部區域還鋪墊了木頭,還有些區域的田埂未相連,供作灌排水口之用。至於田埂寬約1至4米,間距則在15至40米之間。目前發現由東西向與南北向田埂圍成的四塊田,面積分別為750、700、1,900、1,300平方米左右。此外,雖然大多數田埂堆積與稻田堆積類似,但有些個別地方為自他處運來的堆土。

經過專家檢測後,水稻田堆積中含有水稻小穗軸、穎殼、水稻田伴生雜草等遺存。植硅體分析結果則顯示,稻田堆積中水稻植硅體密度在1—2萬粒/克,遠高於一般認定的土壤中含水稻植硅體超過5,000粒/克即可判定為水稻田的標準。不過水稻田堆積中出土的遺物不多,僅有少量魚鰭形鼎足、平底罐底、泥質黑皮陶片、泥質橙黃陶等物品。

根據《中國文物報》官方微博「文博中國」的介紹,施嶴遺址古稻田的發現意義有四個:一為該古稻田為當前世界上發現的最早、面積又最大、證據最充分的稻田,總面積可能達90萬平方米左右。且古稻田綿延河姆渡文化早期、晚期至良渚文化,自距今7000年延續至4500年左右,顯見古代中國先民們精耕不輟的文明傳承。次為良渚時期的施嶴古稻田遺存,發現了井字型阡陌與灌溉路網,展示較完善的稻田系統,這種系統一路延續發展迄今,刷新了學界對史前稻田與農業技術的認識。

2020年9月發掘的浙江施嶴遺址古稻田中,發現了新石器時代的道路系統,紅線乃良渚文化時期,黃線則是更早的河姆渡文化時期。(微信@文博中國)

第三則是在施嶴遺址古稻田附近的田螺山遺址發現了大量的炭化稻米,且附近還有五處史前遺址,共構成一小型聚落群。除了一處年代約為河姆渡文化早期之外,其餘四處俱屬河姆渡文化三期,這表示當時人口已增長不少,也折射出古稻田乃供養眾多人口的主要食物增長點,這有助於研究長江下游史前社會的經濟發展與人類文明面貌。最後一點,則是在不同時期的古稻田之間發現了自然淤積層,這代表當時可能發生過多次大規模的環境變動,可提供學者們研究人地關係的新材料。

20世紀初期,國外考古界曾認定水稻起源於印度,中國的稻作農業乃是外來文化傳播的結果。但隨著廣東、福建、雲南等各地野生稻的發現,以及黃河、長江流域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多相繼出土了稻殼、稻粒等遺存,都動搖了「水稻起源於印度」的假說。最後1973年浙江河姆渡文化的現世,證明最早栽培水稻的正是中國先民,更推進了中國文明「多元起源」理論的發展。而今,施嶴古稻田的發現,無疑再次刷新了人類農業與中國新石器文明的歷史起點。

何況良渚文化於2013年的「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中被判定為「國家」,施嶴古稻田的出土,既增添了良渚文化的國家組織功能的新明證,同時也讓人們反思是否能再往前推溯該地政權的發韌時間。畢竟大規模古稻田的出現與改良,象徵生產力的提高,階層分化與生產關係的改變亦會伴隨而來,故彼時人群的制度設計與思想內涵,可能遠比今日我輩能想象得還要豐富精深許多。

作為全世界最古老又最龐大的水稻栽培國家,中國依靠稻作發展出極為複雜的農業科學與重農思想,同時又哺育了全世界最多的人口,歷朝歷代的官民亦無不重視勸農與改良稻種,且與稻作農業相應的技術、思想又輻射至周邊地域,刺激鄰近文明的成長。而在照顧糧產的同時,中國還因地制宜發展出梯田等農耕技術,以適應和保護環境不受劇烈破壞。這些成就,不僅是中國人民的勞動結晶,亦是全球人類文明的共同智慧寶藏。因此施嶴古稻田的出土,對中外來說都具有格外非凡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