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史前東亞人類遷徙足跡 台馬祖亮島考古助驗證「文化波理論」

撰文:林君穎
出版:更新:

日前台灣文化部公告,將位在連江縣馬祖列島的「亮島島尾考古遺址」,指定為第11處「國定考古遺址」。由於馬祖亮島曾出土兩具亮島人人骨,獲考古學界關注,且相關研究已證實其在史前時代大陸東南沿海地區的遷移、活動具有重大意義與矚目。

日前,連江縣馬祖列島的「亮島島尾考古遺址」獲台文化部指定為第11處「國定」考古遺址。(連江縣政府供圖)

馬祖列島包括南竿、北竿、高登、亮島、大坵、小坵、東莒、西莒、東引、西引等十島。亮島是馬祖最東北邊的島嶼,由於目前發現的相關考古遺址皆位在該島東北端、被當地民眾稱為「島尾」的地方,因此以「亮島島尾考古遺址」為名。

據考古學者研究,亮島遺址距今約8300年至7000年前,為台灣目前發現年代最早的新石器考古遺址,考古團隊於2011年在因緣際會下發現距今約8300年前的「亮島人一號」、與距今約7500年的「亮島人二號」,為目前大陸東南沿海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中,人骨年代最古老且保存狀況相對良好的遺址。

而關於史前時代大陸東南沿海,與台灣、東南亞等地之間的史前人類遷徙、文化影響的相關研究,據學者臧振華的統整,可以看到過去學者對於南島語系的研究狀況。

知名的奧地利史前研究學者Robert von Heine-Geldern(1885-1968年),以石器種類作為研究出發點,曾提出「文化波理論」(waves of culture)。他以東亞與東南亞地區的史前文化常見的石器-石斧、石錛(音奔,槌子)的三種類型,來解釋這兩個地方的史前人類之傳播與遷徙。

第一個為圓角石斧,發現其軌跡是從華北、日本,再到台灣、菲律賓,最後傳播到印度尼西亞東部與太平洋的美拉尼西亞。第二個為有肩石斧,則是從印度東北部傳向東南亞。最後一個則是方角石斧,Heine-Geldern認為這一支文化是從華北,傳佈到中南半島和馬來亞南部,然後移動到印度尼西亞,再分為兩路,一路從印度尼西亞南部傳到巴布亞新畿內亞,另一路則從婆羅洲、菲律賓、台灣,最後到達日本。這一理論,影響東南亞史前史研究數十年。

研究菲律賓考古的美國學者H.Otley Beyer(1883-1966年)即受到Heine-Geldern的影響,進而推論南島語系(族)曾有數次從華南、越南遷徙至菲律賓,其間在菲律賓呂宋島發展出來的「有肩石錛」和「有段石錛」,又被移民向西帶到太平洋的波利尼西亞。

Beyer後來根據語言學、考古學家-麥兆漢神父(Fr Raphael Maglioni,1891-1953年)發表河北海豐鎮濱海遺址研究,以及1940年華南的考古發現,比較珠江三角洲、海豐與菲律賓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的石錛後,認為這三個地區之間曾有直接的接觸。

已故的中國人類學、民族學奠基者之一的學者林惠祥(1901-1958年)進一步研究,認為「有段石錛」是源於中國大陸東南的福建、廣東、江西、浙江和江蘇一帶,然後向北傳到華北、東北地區,另一條則向東南傳到台灣、菲律賓和波利尼西亞諸島。他同意Beyer所説,菲律賓發展出來的「有段石錛」應源自香港、海豐等處,再從台灣,或是廣東往東沙羣島等處傳播。

通過學者們的抽絲剝繭、層層比對,對於史前人類往大洋洲的遷徙,有了初步的認識,並據此相信馬祖「亮島島尾考古遺址」能填補南島語系文化發展上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