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黨百年獻禮劇圈粉 《山海情》《覺醒年代》如何講好「主旋律」

撰文:蔡苡柔
出版:更新:

為迎接7月1日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2018年中國影視圈陸陸續續有超過300部的獻禮劇上映,但除了《大江大河》系列和《最好的青春》曾引起些水花外,2021年為止都沒有一部片掀起廣泛的關注和討論,直到今年1月《山海情》的出現。這部劇從1991年代寧夏西海固地區的「吊莊移民」政策開始,講述西海固的人民如何脱貧將「戈壁灘」打造成「塞上江南」的致富過程。豆瓣破33萬人評分,分數高達9.3。

而後背景講述新文化運動到中共建黨過程,聚焦歷史人物故事的《覺醒年代》在2月上映,初始未獲得廣泛關注,但隨着許多人爭相走告推薦,在三到五月後不斷「加熱」,在今年五四青年節成功「破圈」,開始頻繁登上微博熱搜。有趣地是,許多人發現《覺醒年代》受到許多年輕人的追捧,網路上更出現「《覺醒年代》yyds(永遠地神)」這樣結合獻禮劇和流行語的句子以及許多搞笑地表情包。豆瓣也有高達26萬人評分,分數同樣高達9.3分。

在今年的白玉蘭頒獎典禮上,這兩部作品也是幾乎囊括所有的獎項,顯見在專業和大眾層面都得到良好的評價。《山海情》獲得最佳電視劇、最佳男女配角、最佳攝影獎四個獎項﹔《覺醒年代》則得到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編劇等三個獎。其中在《山海情》飾演李水花的演員熱依札沒有得到最佳女主角獎項更引來許多觀眾不平,足見此劇受歡迎的程度。

《山海情》實景拍攝 網友:吹爆方言版

《山海情》以扶貧為主題但不流為歌功頌德以及刻板,而是描繪扶貧過程的困難以及在1990年代奮鬥的人民。故事聚焦在湧泉村,從一開始就有「湧泉村」的村民不願意配合政策搬遷跑回村莊開始,描述1980年代開始的「吊莊移民」扶貧政策,將西海固特困區的百姓從山中遷往平原開荒闢土,並對所謂的「貧」給了深動地展示:三個兄弟輪流穿一條褲子、女孩為了彩禮嫁人、不懂城市人民為何不喜歡「胖」等。

此外,對於扶貧的困難以及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等亦深動刻劃:灌溉的水被引到有領導的現場會做面子工程、差一户半户不能通電就是不能通融等。而對於「扶貧」工作如何讓民眾願意加入,該如何扶貧也有許多討論:例如送去村裏希望村民養殖的珍珠雞被宰殺、沒有村民願意先開始養菇事業等,顯示扶貧工作要如何細膩以及與民眾溝通的難題。

《山海情》記錄在九零年代參與脱貧計劃的基層幹部和人民。(劇照)

《山海情》原名為《閩寧鎮》,是福建對口幫助扶持寧夏的重點區域,而「山」「海」就是指寧夏和福建,因此兩地的交流包括寧夏女性去福建打工、福建教授凌一農(原型為有中國菌草之父美譽的林佔熺教授)教村民種菇等兩地交流有了深刻的描繪。此外,劇中也描繪兩地因方言不同而產生的溝通問題,並透過福建幹部對寧夏青年「扒火車」偷竊的批評及主角馬得福回應「不要用賊,這個字太重了。」展現兩地區域經濟發展不同以及對「倉稟實則知禮儀」更深刻而具體的刻劃。

而寧夏和福建的方言和口音也引發廣大討論,方言版本更比配音版本得到更多地稱讚。網友搞笑表示,「看山海情的第一天; 看山海情的第二天; 看散害情滴滴散舔。」也有許多網友表示,演員要學方言不容易但要講出有口音的普通話更不容易,其中演員郭京飛飾演被派來寧夏的福建幹部陳金山,一口有福建口音的普通話在劇中引發的笑料以及在寧夏溝通的困難也讓觀眾莞爾。

《山海情》展現出時代下人物的奮鬥將脱貧的光環給予基層幹部和許多村民,刻劃出一個「有奔頭那就不算苦」的年代。許多角色有歷史原型,並透過馬喊水、李水花等名字講述當地對「水」的重視,加上實景拍攝、親自搭建菇棚等細節都足見其考究的用心,讓這部劇得到很高的讚譽。

此外,許多福建年輕人也分享自己的老師曾到寧夏支教的經驗或是自己的父母輩參與扶貧的過程,讓世代間有了對話。而對於政府扶貧工作可以如何更加細緻,在規定外要如何理解人情也有了探討,是該劇能夠成功叫好叫座的關鍵。

《覺醒年代》成高考題目 延喬路上佈滿鮮花

而就在許多人以為《山海情》是今年獻禮劇的代表作,《覺醒年代》卻又再次引發大眾關注,更吸引一些年輕粉絲自主「安利」,讓許多人更瞭解歷史人物。《覺醒年代》從1915年袁世凱接受日本《二十一條》的五九國恥日拉開序幕,以1921年刊物《新青年》貫穿,展現從新文化運動到中國共產黨創建的過程,刻劃陳獨秀、李大釗、魯迅等人物故事。

透過戲劇和歷史研究讓他們更加有血有肉,而除了李大釗、陳獨秀外。許多年輕人更因此認識陳延年、陳喬年兄弟,兩人在劇中慷慨就義的回眸畫面也在網路被廣泛地傳播。在今年的7月1日,延喬路上被鋪滿了鮮花。有網友就表示,以前對他們倆的認識不深,證明好的劇有超乎想像的影響力。

此外在7月1日晚間的建黨百年文藝演出「南陳北李破防了」一度登上熱搜第一,在劇中飾演陳獨秀的演員於和偉和飾演李大釗的張桐同台引發許多關注,也顯現透過此劇加深大眾對兩位歷史人物的瞭解和喜愛,兩位歷史人物也成為中共建黨百年的「明星」。

而《覺醒年代》的影響力不僅於此。今年中國高考語文的作文題目圍繞着中共建黨百年曆史節點的「新青年」,如全國甲卷題目是「可為與有為」,全國乙卷是「當代青年追求理想」,北京卷為「特定時代不同的人生道路」.....等,也讓網友直呼《覺醒年代》是高考題庫,評論也寫到「早知道就先看《覺醒年代》了」、「看過《覺醒年代》的這作文應該可以拿高分」「根本是要寫劇的觀後感」,也見證這部劇的火紅程度和對歷史的考究。

編劇龍平平以研究黨史出身,對於此劇在年輕人間廣受喜愛,他表示自己低估了年輕人的「政治鑑別力和藝術鑑賞力」,有數據顯示,該劇29歲以下受種高達70%。他也表示自己看到有人在彈幕留了一句「《覺醒年代》有續集嗎?現在的幸福生活就是續集。」而落淚,他認為能説這句話的一定是年輕人,他更稱讚這句話「境界比我高」。

年輕人愛國助燃:獻禮劇「真實考究」破圈

這兩部獻禮劇的破圈,共同點在於對歷史和細節的考究,以及人物刻劃的細膩和嚴謹。《山海情》中常鬧事的李大有、温柔堅韌的李水花、憨厚認真的村長馬喊水、努力的基層幹部馬得福、有商業頭腦的馬得寶…..等都讓人能夠共情。而《覺醒年代》利基於歷史但不流於刻板,讓人體會當時不同的歷史人物因為不同的遭遇、接觸不同的思想而做出的不同選擇。

當然這兩部劇的走紅也與中國當下濃厚的愛國氛圍以及國際話語權的上升有關。過去影視作品在講述「主旋律」和「中國故事」時有時連民眾都無法説服,但今年的兩部作品在中共建黨百年得到許多年輕人的追捧,連國際媒體如《華爾街日報》都關注到《山海情》認為中國已經摸索出「主旋律劇的成功密碼」。

《山海情》的國際版也在製作中,據傳會刪掉許多開會的冗長片段,許多觀眾也表示,與其發佈普通話版本也希望能用國際版輸出海外,而該劇在Youtube已有英文字幕版本,首集破百萬點閲,其餘集數則在50萬點閲上下。《覺醒年代》在Youtube上也不乏海外華人關注。

回顧過去時代,將光環給予當時奮鬥的小人物、面對各種抉擇的歷史人物並且用精細的考究和細節説服觀眾,《山海情》和《覺醒年代》給出獻禮劇説好中國故事的新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