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四節氣|「冬大過年」官民同慶賀放假3天 凍冰冰食乜暖身好?

撰文:林芷瑩
出版:更新:

中國以農立國,古人為了適應天時地利,收成更多的農作物,於是制定了廿四節氣,用來指出一年中氣候寒暑變化的周期規律。本月21日為廿四節氣中第22個節氣「冬至」,到底冬至的含義為何?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冬至是否有特別注意的地方?

冬至是廿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每年12月21至23日期間,太陽到達黃經270°,此時正是冬至。在冬至當天,太陽光直射南迴歸線,對北半球最為傾斜,是北半球各地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冬至過後北半球白晝將會逐日增長。

冬至後白晝時間變長,但不代表日間氣溫會升高,相反溫度會愈來愈低,全國各地都會陸續進入寒冬,常以「進九」和「數九寒天」了。所謂「數九」,即是從冬至逢壬日算起,每9天算一「九」,依此類推,第81天為寒氣已盡 。從「一九」數到「九九」,冬寒就變成春暖。

冬至後,東北將會踏入寒冬,大地被冰封。吉林省一河面冰封。(視覺中國)

正所謂「冬大過年」,冬至既是廿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冬至是太陽回返的始點,太陽高度回升、白晝逐日增長,標示太陽太陽往返運動進入新的循環。因此,古人將冬至看作「大吉之日」,重要程度不亞於立春歲節。

事實上,民眾慶祝冬至可追溯到殷周時期。在當時,冬至前一天為歲終之日,冬至節相當於春節。在商朝、周朝、秦朝,曾把冬至設為「歲首」(即一年的開始),漢朝開始定為節日「冬節」。

從漢代以來,冬至要舉行慶賀儀式,朝廷休假3天,君不聽政;民間歇市3天。尤其是在北宋時期的京城開封,非常看重冬至。唐宋時期,冬至是敬天祭祖的日子,不僅皇帝要舉行祭天大典,老百姓也要祭祖。到明清時期,雖無明文規定放假,但官員和百姓基本都會在家休息,也會舉行祭祖儀式。

時至今日,冬至依然是最重要的傳統之一,不少公司都會提早下班,讓員工早早回家與家人聚餐過冬。

中國地大物博,不同地區都有獨特的冬至習俗。在北方,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因為餃子有「消寒」之意,民間流傳「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諺。

在南方,家家戶戶都會在冬至當天吃湯圓,「圓」意指「團圓」、「圓滿」,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圓」,民間又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説。在廣東、廣西兩地,冬至當日會食用曬制好的燒臘,寓意加菜添歲。以廣州為例,當地與香港過冬至的習俗較為相似,例如拜祖先、食湯圓、臘味糯米飯等。

冬至過後,東北將會踏入寒冬,大地被冰封;大江南北平均氣溫5°C以上,華車沿海地區平均有10°C以上。根據香港天文台統計資料,在冬至時節,香港平均最高氣溫為22.2°C,最低紀錄為1999年的冬至,只有8.5°C;相對濕度最高為91%,降雨最多只有28.4毫米雨量。受熱帶風暴雷伊影響,本港今日天氣寒冷有雨,最高氣溫約19°C,市民應注意保暖。

徐澤昌建議食用暖身羊肉湯,有助益氣養血、補腎壯陽。(龔嘉盛攝)

除了要視情況增添「外在」衣物,「內在」亦要進補,可多吃蓮子、芡實、薏仁、赤豆、大棗等。註冊中醫師徐澤昌博士接受《香港01》訪問時,並建議食用暖身羊肉湯,有助益氣養血、補腎壯陽。

暖身羊肉湯

材料:羊肉500克、黨參15g、淮山30g、紅棗3粒、枸杞15克、生薑1塊

做法:

1. 羊肉洗淨切塊,黨參、紅棗、枸杞、淮山洗淨,生薑切片。
2. 鍋中加水,待水開時放入羊肉塊,用中火煮去血水,撈起備用。
3. 加入其餘材料,大火煲滾後轉細火煲1.5小時。

功效:益氣養血,補腎壯陽。

使用注意:陰虛火旺及濕熱體質、感冒期間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