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紅河首現腫肋龍化石距今2.44億年 超長尾巴助其游得更快更穩

撰文:林芷瑩
出版:更新:

今日(9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公布,該所徐光輝研究員領導的科研團隊,在雲南紅河發現一件2.44億年前完整的海生爬行動物化石。
經分析研究,確認該化石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尾巴最長、中國最早的腫肋龍科新屬種,並將該海生爬行動物命名為「長尾紅河龍」。本次發現及研究成果論文,近日已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報告》 (Scientific Reports)發表。

《中新網》報道,徐光輝介紹,該件長尾紅河龍化石標本保存非常完整,經過專業修理後非常清晰,化石發現於雲南省紅河州瀘西縣中三疊世早期(約2.44億年前)海相地層,全長47厘米,體形像水生蜥蜴,超長的尾巴比身體其他部分要長。

研究表明,長尾紅河龍不僅是中國腫肋龍科迄今最早的確切化石證據,也代表了世界上所知尾巴相對最長(由69塊脊椎骨組成)、脊椎骨總數最多(121塊)的腫肋龍類。

徐光輝表示,二疊紀末(約2.52億年前)生物大絕滅後,海洋生態系統在三疊紀發生重大變革,爬行動物在海洋環境中輻射演化,形成以魚龍類、海龍類和鰭龍類等為代表的海生爬行動物支系,其中鰭龍類就包括楯齒龍類、腫肋龍類、幻龍類和蛇頸龍類。

早在1854年,腫肋龍類化石就發現於歐洲阿爾卑斯中三疊世海相地層,歐洲腫肋龍類共分為五屬,都歸入腫肋龍科。此前,中國最早發現並命名的海生爬行動物,為1957年在貴州省發現的「胡氏貴州龍」,同屬腫肋龍類。本次發現的長尾紅河龍比胡氏貴州龍的年代要早400萬年,並與歐洲的腫肋龍科更為接近,成為中國腫肋龍科迄今最古老的化石證據。

論文共同作者、貴州大學博士生廖浚伶介紹,長尾紅河龍與中國此前發現的腫肋龍類烏蒙龍和黔西龍相似,但前者的牙齒外表面比較光滑、齒冠沒有明顯的膨大,與後兩者不同,或反映兩者之間的食性差異。

徐光輝稱,起初發現長尾紅河龍化石時,有專家認為是一種烏蒙龍化石,但他抱持懷疑態度,決定深入研究,以揭示化石潛在的分類學和生物地理演化意義。團隊研究後,發現長尾紅河龍代表烏蒙龍和黔西龍之間的過渡類型,為解決腫肋龍類的內部系統發育關係和生物地理演化提供新的化石證據。

他介紹,從長尾紅河龍長長的軀幹和較纖細的前、後肢,可以判斷牠在淺海環境中主要採用側向波動前進,而超長的尾部可進一步提高側向波動的效率,「長尾紅河龍的長尾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就是讓牠在海水中游得更快、游得更穩」。